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目标相通性、对象一致性及内容耦合性,两者的深度融合是高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的有力途径。因此,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育人功能,使其充分赋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并实现大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已经成为高校与思政教育者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逻辑
1.1提升文化认知,强化行为引领
优秀传统文化以积极、健康、和谐、进取等要素为内核,包含“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内容。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赋能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人文性和丰富性得以提升,思政教育者借助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可以强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全面而深入的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核作为开展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行动指南。
1.2增强爱国情怀,培育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并以诗词、曲艺、传统节日等丰富多元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呈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穆桂英挂帅》、端午节等,均以充满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方式推崇出古人的爱国情感和高洁品格。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大学生继承并弘扬中国文化底蕴,在增强学子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赋予其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力量。
1.3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厚德载物”、“为仁由己”、“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经过历史“取精华、去糟粕”的沉淀,在现今社会依旧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初步确立和自我塑造的关键阶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渗透,以古为今用的方式实施文化育人,有益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实现其思想水平与精神层次的有效提升。
二、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困境初探
2.1缺乏重视,认知固化
部分高校思政教育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与运用缺乏重视程度和认知偏差,将优秀传统文化冠以“老旧”、“封建”的标签,忽视了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底蕴对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作用,导致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缺乏基础支撑和内生动力,制约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人文性的有效提升。
2.2条件制约,动力不足
部分高校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诉求与审美倾向,缺乏创造性手段和先进性措施。新媒体场域的传统文化内容良莠不齐,自主搜索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学校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社团组织、社会实践等较少,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营造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与运用,使得大学生缺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2.3融合受阻,流于形式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兼具综合性与系统性,然而部分高校与教育者不能以创造性方法推动思政教育的改革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导致两者的结合与衔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出“1+1>2”的融合效果,因而无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难以使大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思政教育的核心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研析
3.1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新时期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与思政教育者肩负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其根本在于讲好中国文化。高校要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传统文化培训,使教师构建系统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体系,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和育人能效,结合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德育功能、文化功能等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改进和个性化应用。将传统文化中的优质素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相结合,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同时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导向,通过以身作则彰显思政教育的人文情怀,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并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2革新教育内容,设置丰富的传统文化课程
高校需要从课程设置维度革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以“广而深、多而精”为基准,积极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不断拓展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和覆盖范围,全面补充经典案例、地方特色文化、传统民俗等素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为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同时,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倾向为基准,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国际局势、民生问题及网络热点融入课程内容,引导大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和价值观分析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塑造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增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助力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其自觉抵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伪文化等不良思潮和错误信息的侵袭,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3.3优化施教手段,组织多元的传统文化实践
高校思政教育者一方面要明确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趋势,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平台优势、载体功能及信息资源,依托在线教育、视频教学等方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引导大学生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关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优秀博主,使其通过跟帖交流、评价互动等线上形式进一步理解并内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教育者需要积极组织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感受民族精神与本土文化的魅力,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中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认同,在社团组织行动的过程中肩负起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进而以“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方式激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以文化育人带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4.4优化人员配置,占领网络思政育人阵地
学校一方面要保障经费投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运维管理,做强技术支撑,积极打造学校网络新媒体特色品牌,为营造网络舆论环境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要从思想意识上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统一高校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思政课程教师、专任课程教师、教辅人员、学生管理队伍等,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机制。从战略高度进行长远规划,将思想认识统一到“阵地”的高度上,占领学生网络空间,建设和用好网络思政阵地。在建设中不断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实现网络思政育人实效,让网络这一最大变量,成为学校事业发展最大增量。
5.5创新载体平台,与时俱进探索新方法
一方面,把丰富载体、体现职业院校特色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的有力抓手,充分挖掘学校自身优势,创新载体平台,切实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让学习教育更具有“教育味道”和“职院味道”;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时代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积极探索育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做强技术支撑,传播正能量,主动占领网络思想空间,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6多元深度融合,打造一体化课程育人框架
建立各年级纵向衔接、各项目横向融通、校内外深度融合的一体化课程建设框架,主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师培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深入融合,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项目引领、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坚持精选适切、分段有序原则,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创造发挥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补充作用,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主体”,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三个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百千万工程、公益活动、文化体验、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在实践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鲜活起来。
结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青年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日益繁杂,大学生的思想诉求与心理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校与思政教育者需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塑造与价值引领功能,以文化育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文化自信,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龚学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三重向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03):30-33.
[2]尹萍.网络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实践研究——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人民长江,2022,53(09):242.
[3]从文本释读到价值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J]. 王红.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
[4]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J].王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0(0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王天云,1994年,江西,汉族,男,硕士研究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作者:
梁言、1993年、山西运城,汉族,男,硕士研究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再传播,视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