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温暖教育”厚植幼儿幸福底色——谈学前教育中“爱的教育”的融合

闵梦君

怀远县第五幼儿园 233400

摘要: 作为幼儿初次接触教育的重要场所,学前教育活动开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后续的成长与发展,更对幼儿观念塑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教师应当能够将爱的教育融入活动中,鼓励幼儿情感表达,帮助幼儿拥有与人交往的能力,为幼儿今后融入社会和集体奠定坚实基础。那么,文章也将针对学前教育中“爱的教育”的融合策略展开讨论。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与内容,将爱他人与感知爱的能力扎根于幼儿心中。
关键词: 爱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活动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爱的教育指的是培养幼儿情感认知、表达以及管理能力的教育方式。对于正处于各方面素养与观念建构时期的学龄前幼儿来说,积极开展爱的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拥有建构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培养幼儿情商及社交技能,幼儿可以改掉不良习惯,为幼儿融入集体和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也充分展现学前教育活动所应有的教育作用。而现如今,如何实现爱的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融入,也成为教师需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爱的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融合意义

爱的教育对于促进学龄前幼儿全面发展而言十分关键。这一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自尊心与自信心,还能够基于情感传递,达到培养幼儿自律能力及各项技能的目的。在教育活动开展时,通过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引导,不断培养幼儿情绪控制及问题解决能力,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及小学生活提供前提条件[1]。此外,爱的教育还有利于营造一种更为和谐且温馨的教育氛围,不断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让幼儿能够信任教师,并与教师成为朋友,为教师建构更加多元的教育活动赋能,也使幼儿可以在后续活动建构时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更好地贴合幼儿实际发展情况。

二、“爱的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融合策略

爱的教育应当是幼儿园教师加以重视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从不同角度入手,结合多元情感活动,使爱能够更好地传递给幼儿[2]。让幼儿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达到培养幼儿健康情感认知及表达与交往能力的作用,切实推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一)注重师幼情感交流,积极展开爱的传递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幼儿园教师同样是孩子除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角色。正因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以及与幼儿的日常沟通,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产生各种影响。那么,幼儿园教师想要使爱的教育能够在活动中得到渗透,便需要拓展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语言为媒介播种爱,使幼儿可以深切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呵护,切实滋养并浸润幼儿心灵,让幼儿愿意与教师成为朋友,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质量。若想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幼儿园教师平视与幼儿的关系,转变传统支配者的角色,成为幼儿的朋友,缩短与幼儿的距离。其次,则需要幼儿园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行,外语幼儿互动时能够以更加真诚的语言和平缓的语气,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情感。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了解幼儿喜好的形式,丰富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内容。结合幼儿喜爱的动画片、人物形象等等,在师幼互动时建构与幼儿沟通的桥梁,让幼儿能够更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悦与心得,也让爱能够在语言表达时得到传递。其次,教师也需要在日常与幼儿交往时注意自己的态度。坚决杜绝以打压式教育为主,在沟通时,能够选择鼓励且积极向上的语言,使幼儿体会到成就感,达到渗透爱的教育并拉近师幼距离的目的。如绘画活动时夸奖幼儿所选颜色搭配合理、户外活动时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等等。基于此,使语言成为教师与幼儿之间传递爱的重要媒介,促进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幼儿愿意主动回应教师的情感。

(二)注重幼儿情感体验,丰富幼儿爱的感悟

学前教育作为后续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幼儿园教师也同样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在新时期教育理念的推进下,不仅需要实现对幼儿知识储备量的丰富,更应当更动幼儿观念建构,以爱灌溉幼儿心灵,为幼儿成长为具有良好观念及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师想要践行爱的教育,同样需要从日常行动入手。能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制定更丰富多样的教育计划、可以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惑[3]。用实际行动感化幼儿,让幼儿能够更加真切地感悟到来自教师对自己的付出,有效实现爱的传递,也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品行与习惯。

例如,幼儿园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心,能够在幼儿失落时给予安慰,也能够面对幼儿的各项情况,给予幼儿鼓励或帮助。而想要有效达成爱的教育,还需要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优化。教师想要通过教育活动建构,使幼儿养成各项习惯并将爱传递给幼儿,则应当从自身入手,给予幼儿更潜移默化地引导。如教师若能够时常发现幼儿心理或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且及时为幼儿提供帮助时,就可以使幼儿在教师爱的影响下逐渐养成帮助他人,并学会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幼儿今后融入社会与集体提供前提。同样的,若教师能够时常给予幼儿鼓励,幼儿便能够不断体会到成就感与自豪感,也不知不觉中将这份感受传递给其他幼儿。基于此,以教师的实际行动拓展幼儿情感体验,使幼儿能够对爱有所感悟,并拥有将其付诸行动的意识和能力。

(三)注重幼儿情感认知,强化幼儿爱的理解

自信心是孩子进行生活和学习时所需要的重要思想观念,拥有自信心的幼儿会更加大胆并愿意尝试不同事物,也更能够收获良好的结果。然而传统教育方式下,部分教师会在不自觉中选择以打压式教育为主,很少能够为幼儿带来成就感。而当教育氛围及环境不够科学,也就无法落实爱的教育,更无法实现爱的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后续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师需要使幼儿在自信中成长,并使幼儿在更加和谐的环境中收获信心。通过倾听幼儿心声、满足幼儿好奇心、给予幼儿机会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可以选用更喜欢的方法表达内心想法,切实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使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幼儿园教师需要紧抓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幼儿能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让幼儿知道教师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借助这一形式,将“我能做好”“我很厉害”“我能克服困难”等爱的思想传递给幼儿,为培养幼儿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提供前提。那么,教师则可以在教育活动建构时,基于小组讨论等形式,通过为幼儿布置多个任务,让幼儿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断完成任务便会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爱也会在教师的鼓励和赞扬中得到传递。但面对本身自信心较弱的幼儿,则需要教师给予其更多关注。注重创造有利条件,让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使幼儿能够得到情感认知与体验,再结合教师的鼓励为幼儿提供积极暗示,激发幼儿尝试新鲜事物的想法,为实现爱的教育奠基。

结论:综上所述,孩子是正处于发展中的人,而每个幼儿都有着无限潜能。幼儿园教师需要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下,选择将爱融入活动当中,成为幼儿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辅助者与引导者,而非威严的支配者。拉近与幼儿心灵之间的距离,使教育活动能够充满爱,有效实现对幼儿正确观念及思想的培养,让幼儿愿意相信爱,并逐渐形成正向积极的思想。基于此,依托爱的教育,不断强化幼儿园活动开展质量。

参考文献:

[1]戴雪芳. 爱德·求真: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的支点 [J]. 教育观察, 2020, 9 (12): 110-111.

[2]谢玥. 谈如何实施爱的教育、给予孩子尊重与关爱 [J]. 才智, 2020, (01): 91. 

[3]华怡雯. 陶行知“爱满天下”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 (12):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