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技术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探讨
摘要: 火灾事故技术调查报告是有关行政主体通过技术调查活动形成的在认定火灾原因基础上,还原火灾发生、发展和蔓延过程,分析和查找消防安全管理漏洞和火灾隐患,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报告。基于此,对火灾事故技术调查报告的以下法律属性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引言

近几年,伴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在发生火灾事故之后,可以通过调取手机、监控等移动设备拍摄到的视频,真实、直观地对火灾的发生过程进行还原,对火灾事故原因认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并非所有的视频资料都适用于对火灾事故原因以及具体责任进行认定,还需要做好资料的取证工作,文章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

1火灾调查概述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严重危害性。在各类灾害中,火灾的威胁范围广,且呈现较高的发生频率,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和自然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火灾调查,从调查中寻找火灾发生的规律,以此实施高效有力的火灾防控,能实现对人民生命财产、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有效保护。火灾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火灾起因进行调查、对火灾成因进行分析、对火灾责任进行处理等。

2火灾事故技术调查报告的法律性质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均对火灾事故调查的范围、分工、组织、和法律责任做出了基础性规定。《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与《消防救援局关于开展火灾延伸调查强化追责整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均对火灾事故调查的内容、程序做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依据《消防法》《规定》与《指导意见》,由消防救援机构为主体作出的火灾事故技术调查报告,需在火灾发生之日起60日内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消防救援机构。根据《火灾事故技术调查工作规则》(XF/T1270-2015)第8.5条的释义,该调查报告系属于内部文件,其目的是总结、发现和解决防火、灭火工作中的技术问题,提出吸取教训、完善法规标准、改进工作的建议,不作为政府和有关部门事故调查和处理的依据,不属于当事人可申请查阅的范围。该类火灾事故技术调查报告旨在准确查清起火原因的基础上,对火灾发生的诱因和导致火灾蔓延扩大的成因、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无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行为和问题、火灾事故各方责任的技术调查,系对火灾事故的认定书的补充,不属于独立的行政行为。

3相关对策

3.1提高火灾事故调查标准

要提高火灾调查标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强调查能力建设。重点加强调查人员的现场询问能力、现场勘验能力、现场取证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增强基层火灾调查工作的科技实力,诸如现场制图、现场建模等软件和内窥镜、X光机等装备进行引进,开展科学规范的火灾调查工作。第二,构建区域协作、案卷评审以及调查督办等相关机制。针对火灾调查构建区域协作机制,解决办案人员不足等问题,并形成机制约束,对火灾调查执法行为进行规范。另外,要对火灾调查督办机制进行完善,并构建案卷评审制度,对火灾调查质量进行提高。第三,构建具备法定资质的火灾鉴定机构和专家队伍。要对火灾物证进行技术鉴定,实现对火灾原因的科学认定。应在省级以及区域构建专业的火灾鉴定中心,支持火灾事故的科学认定。同时,要构建专业的火灾调查专家队伍,邀请各领域专家,诸如化工专家、气象专家、车辆专家以及电气专家等补充火灾调查专家队伍。重大火灾以及疑难火灾发生时,及时抽调专家深入火灾现场,对火灾调查相关工作进行指导,促进火灾调查工作的良好开展,提高调查人员的工作和业务水平。

3.2优化火灾事故询问调查

询问调查,这是火灾事故调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火灾事故涉事人员以及周围群众进行询问,可以尽可能全面了解火灾发生的过程,对于起火原因的判断可以提供参考甚至是直接的依据。而在进行询问调查的时候,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方法,不能随意而为。第一,询问调查不得预设情境,应该引导相关人员自由陈述。比如针对周围群众进行询问调查时,应该问“你看到了什么?火灾怎么发生的?”让群众根据自己的所见,对火灾进行陈述。不预设情境,这样可以得到最真实的结果。第二,询问调查要及时开展。在进行现场调查的时候,应该将调查人员进行分组,一组在火灾现场对直接的证据、痕迹等进行搜集分析,而一组则应该对周围群众展开询问调查,这样兵分两路同步展开调查,可以大大提升调查的效率。第三,要根据询问,有针对性地调查现场。在询问过程中,一些时候往往会得到一些和火灾起因直接相关的信息,在得到这些信息之后,便需要针对相关场所或部位,展开针对性的调查,这样对于确定火灾原因大有帮助,能够大大提高调查水平。

3.3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现场进行影像留存

在进行火灾调查时,必须要加强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利用一些相机或者是其他的设备对现场进行影像留存。通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拍摄,了解火灾的面貌以及蔓延的趋势,不但能为救援提供资料,辅助相关部门调查火灾的原因,而且利于后期进行警示教育。为了保证留存资料的完整性,确保留存的是第一手资料,应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尤其是要保证照相机、摄像机能够处于备用的良好状态,进一步明确火场的文书,进行火场的有效拍摄,了解火灾事故现场的真正蔓延发展情况以及整体面貌,从而为技术员提供有用的信息。与此同时,也能够为火灾事故调查提供更加完备的资料,并且为后续的检查工作提供依据。

3.4确保证据资料的完整

由于部分证据资料具有容易剪辑以及容易复制的特点,作为火灾事故调查的相关佐证资料,所获取的相关数据要能够保持完整。在对相应的资料进行完整审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资料的原始存储介质是否进行了封存,在实际提取资料的过程中是否全程进行了摄像以及录像,资料是否进行过删除、修改以及剪辑等相关处理,另外,还需要查看相应的资料是否存在灭失、损毁以及篡改等行为,与原始的备份数据是否存在差异等。因此在资料的实际取证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原始资料保存的完好性,避免由于失误而导致资料所记录的信息出现中断或是缺失,使资料的完整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得以保证。

结束语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消防法律法规均对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程序、法律责任做出了具体要求。近年来,由于民众对事故调查报告的性质、效力认识模糊,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针对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因此,有必要对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进一步厘清。

参考文献

[1]吕林江.火灾调查取证的难点及相关建议[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7):54+56.

[2]周晓佳.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探讨[J].法制与社会,2021(20):37-38+47.

[3]王慧英.论完善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法规体系的若干设想[J].决策探索(中),2020(09):71-73.

[4]惠宏伟.当前火灾损失统计的法律探讨[C]//.2019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9:250-252.

[5]徐世强.分担损失规则的法律属性与责任类型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