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带教模式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 分析多元化带教模式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22年01月至2023年07月,选取此时段我院中医内科接收的中专及大专的实习学生40名展开分析,对其随机分组,20名/组。参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多元化带教模式。比较二组的考核结果、带教服务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比较考核结果、带教服务满意率,教学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元化带教模式,可以使中医内科实习学生的考核结果得到提升,同时,还可提高带教服务满意率,值得借鉴。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医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由于此学科涉及范围较广、知识点繁杂,医师在学习记忆时难度较大。在医院中临床带教时,常规教学模式较为多用,虽可发挥教学效果,但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不佳[1]。而多元化带教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具有教学全面、教学效果好的优势。本文对多元化带教模式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22.01-2023.07,选取此时段我院中医内科接收的中专及大专的实习学生40名进行分析,对其随机分组,组名分别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含有20名。参照组中男/女=11/9,均数年龄(19.51±1.04)岁,最高者21岁,最低者18岁。观察组中男/女=10/10,均数年龄(19.43±1.04)岁,最高者21岁,最低者18岁。比较二组的一般信息,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模式,主要是由带教老师面对面授课,以此传授中医内科理论知识,之后带领学生共同查房,了解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思维,提高中医四诊能力,积累相关经验。

观察组:采取多元化带教模式,详细内容如下:(1)目标教学法:带教老师需要了解教学大纲内容,根据中医内科具体教学内容,制定科学教学方案,并设立阶段性目标,在落实教学任务时,努力达到相关教学目标,以此提升实习学生专业水平。(2)PBL教学法:对实习学生进行分组,选取中医内科常见典型案例并分发给各组,让其熟悉案例内容,并在课上讨论,掌握中医辨证知识,之后留好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找相关资料,找到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下次课上组内讨论并进行方案展示,由教师指出不足之处并改进。(3)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场所,并让实习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案例中的角色扮演,以此充分体验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过程,掌握具体技能操作,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提高综合实力。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估二组考核结果 共从中医内科理论考核结果、中医内科操作考核结果两方面实施对比分析,均参考自制标准,得分范围0-100分,最终越高越好。

1.3.2 评价二组带教服务满意率 参考自拟问卷,得分范围0-100分,根据得分划分等级,即特满意(80-100分)、一般满意(60-<80分)、低度满意(0-<60分)。带教服务满意率(%)=特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将各组数据输入到SPSS24.0软件包中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的考核结果进行t检验;以(n%)表示的带教服务满意率进行X2检验。比较各组研究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2. 结果

2.1 比较二组考核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的考核结果高于参照组(P<0.05),如表1。

表1  考核结果比较(x̄±s)截图1738914900.png2.2 比较二组带教服务满意率

教学后,观察组的带教服务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0.05),如表2。

表2  带教服务满意率比较(n%)截图1738914911.png3. 讨论

中医内科是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应了辩证论治 的特点,是中医学的核心学科之一。此处医师虽在校内进行过系统学习与培训,但缺少实践经验,在面对病情复杂患者时,未能较好辨认,无法分析中医证型,影响日后治疗质量[2]。为改善以上情况,采取适宜的临床带教方法十分必要。以往的常规带教模式可发挥一定教学作用,但忽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仅被动学习知识,易产生困惑,丧失学习兴趣。而多元化带教模式是一种全面的教学方式,共包含多种教学手段,其中目标教学法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励学生,增加其学习兴趣,努力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中医思辨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模拟案例角色,体验中医内科诊疗流程,以此增加学习兴趣,积累操作经验[3]。经过以上联合教学后,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不断掌握中医内科知识,锻炼具体的诊疗操作,提升专业素养,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教学后的考核结果高于参照组,且带教服务满意率也较高(P<0.05)。由此可知,多元化带教模式是一种效果较理想的教学方式,对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综合实力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为实习学生应用多元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较确切,能够拓展学生的中医内科理论知识,增强操作能力,且带教服务满意率较高,建议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璠,侯赛,赵为民.PBL联合SP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6):4-6.

[2]刘志.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5):215-216.

[3]陈淑萍.多元化带教模式在中医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6):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