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工电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逐渐融合,从而提高两者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让电工电子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产生更加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子电工技术充分融合后,可将实际操控能力和电子研发能力充分结合,从而在电力系统的输电、配电、发电等多个环节中产生巨大价值。将完善及发展后的电工电子技术融入电力系统中,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并推动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保障。
1电气工程训练概述
当前社会背景下,电气工程是科技领域中较为核心的一门技术,电气工程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电气工程行业进步的一个有力佐证,这也是高校开设电气工程专业、加强电气工程训练的现实意义。电气工程的传统概念,指的是用于创造电气电子系统等相关学科的总和,伴随科技不断发展,现代电气工程包含电子与光子工程行为。电气工程的进步,主要是由计算机技术发展推动的,而高校在针对学生进行电气工程训练时,主要倾向于掌握用电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实操技能。所以高校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而且还要强化学生各方面素质,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电气工程技术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
2.1工业生产中电工电子技术的信息化应用
在工业领域,工程建设也越来越趋于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例如,在园区设置中心控制系统,将各生产装置的生产信息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并经由变送器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做出反馈。电工电子技术的运用实现了管理集中化、智能化、自动化,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减少了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影响,提高了可靠性。随着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工业机器人因其工作效率高,操作失误率低,运营使用成本远低于人工成本等特点受到了整个工业市场的广泛青睐。通过不断完善,工业机器人能够准确完成某些重复性具体工作,避免了人工误差,对于企业减少人工成本和提高生产质量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2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
目前,智能化建筑在具体的建设中出现了安全性能低、能源消耗严重等问题,而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将该技术充分应用到智能化建筑中,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智能化建筑设备运行性能低、维修复杂等问题,还可以将安全接地装置成功接入到智能化建筑中,尽可能避免出现漏电现象,从而保证了居民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确保智能化建筑施工能够正常、有序、顺利地开展发挥出重要作用。此外,智能化建筑在具体的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静电问题,这是由于相关施工人员所使用的电子设备过多,产生严重的静电现象,严重影响了电子设备的运行性能,长此以往,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将会大大缩小,为电力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将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到智能化建筑中,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产生的静电的有效屏蔽,尽可能降低静电对电子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另外,由于雷电天气的出现会对智能化建筑造成不同程度的袭击和破坏,严重影响了智能化建筑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而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智能化建筑构建庞大的防护系统,然后,采用接地的方式,将雷电从智能化建筑的表面自动转移到地面,从而有效避免了雷电对智能化建筑的袭击和破坏。
2.3加快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和相关制度建设的措施
前文谈到,对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为确保企业一直处于竞争性的地位一般是不会进行技术信息分享的。但是,这一特点也阻碍了电工电子技术的创新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应适当地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企业利用该平台获得自己所需的技术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开展研发和生产,避免信息孤岛、信息闭塞而影响电工电子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停滞不前,信息的共享有利于实现该行业的创新发展。但与此同时,也要做好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建设,即确保重要用户的重要信息不外泄,这是保证企业利益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外,在信息化时代,也需要诸多发展理论和理论成果、制度的支持。可以通过构建智能化监控系统、电子设备生产管理机制等促进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这些理论、制度等应用到产品生产中,可以有效促进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情况下使电工电子产业市场稳定,同时,也使得电子技术得到了完善,使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到高端位置,突出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意义。
2.4在配电阶段的应用
智能化的电工电子技术的配电形式,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也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电工电子技术在其中起到了保护配电设备当中电压与电流的作用,即使在配电设备电压与电流当中出现了不正常的运作现象,电工电子技术也能够激活设备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有效避免用户终端的用电设施不会遭到配电设备电流、电压不稳定的损伤。配电环节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末端,由于电力系统末端分支复杂,因此配电阶段的工作内容也比较繁杂。配电系统直接与用户终端的电力设备相连接,在一定程度上与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紧密联系,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强配电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智能化的电工技术应用到配电工作当中来。电力设备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类型的接线方式也各有不同,这样的差异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会受到各个层面的影响。基于电工电子技术的配电工作需要做好对供电质量的控制,对于阻碍系统的波动要在给予反馈后自行排查,通过这样预警加自我调整的方式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在用户终端正常运转。基于电工电子技术的配电环节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压等级,因此也能够用电工电子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频率的调节。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国民经济建设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为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此外,由于该技术作为电气自动化课程主要内容,在相关安全监测系统和电气工程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为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学习与电气工程相关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总结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大伟,孙建强.电气工程及电子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7):3449.
[2]张学恒.电气工程及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初探[J].中国房地产业,2018(11):175.
[3]徐瑞华.电气工程及电子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7):1872-1872.
作者简介:赵思思(1991-),女,汉族,广西全州县人,本科,初级,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