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万市徐村为例
DOI: 10.12721/ccn.2024.159292, PDF, 下载: 166  浏览: 2362 
作者: 李海龙
作者单位: 山东临沂,276000
关键词: 乡村振兴;实用性村庄规划;规划重点
摘要: 随着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的篇章正式拉开。要实现乡村的振兴,就要优化传统乡村规划思路,编制因地制宜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本文分析了传统村庄规划面临的问题,以及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向实用性转型的大趋势,最后结合万市徐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阐述规划重点和方向。

前言:实用性村庄规划有别于传统村庄规划,不仅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理念融入其中,更是注重乡村规划与实施建设融合,强调实用性。镇海区庄市街道万市徐村村庄规划编制,注重规划与落地衔接,对各地编制村庄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传统村庄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面对乡村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传统村庄规划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缺乏科学性的设计,以及全局观念的局限导致当前乡村产业谋划千篇一律、建筑引导万村同貌,村庄辨识度极低[1]。过去编制的村庄规划,没有充分研究国土结构,导致土地集约与精准化利用率低,无法满足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加之村民的参与度不高,忽略村心民意,规划不接地气难以落地。种种弊端都难以支撑未来乡村发展,急需改进方式方法,优化村庄规划引导。

二、乡村振兴新时期向实用性村庄规划的转型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需求和目标,对村庄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现有乡村规划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目标诉求,当前乡村发展更需“多元融合”、“多规合一”、“以人为本”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乡村地区核发建设许可的法定依据,促进实现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规划体系合一。

三、万市徐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

3.1项目背景

(1)乡村振兴发展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浙江省自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以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村庄发展,浙江省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结合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融合“五化十场景”未来乡村,多途径促进乡村共同富裕。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转变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村庄规划作为详细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全域空间布局,有效引导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3)万市徐村高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自身需求

当前,万市徐村面临集体经济提振乏力、自然资源利用不足、人居环境亟待整治等发展困境,在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要求下,亟需通过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对内激发可持续造血能力振兴乡村,对外积极融入城市承接外溢功能,实现高水平农村现代化。

3.2面临问题

(1)土地利用低效,存量资源零散

万市徐村地理条件优越,紧邻宁波市镇海区主城区,是典型的城郊融合型村庄,在发展上具备先天优势,但在国土综合利用方面却不尽人意。一方面自然村规模小、分布散,造成局部“低散乱”问题突出,再加上国有建设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交错分布,形成利益冲突,造成建设用地综合利用不足。另一方面耕地欠缺统筹布局,违法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导致耕地分布分散,集中连片规模有限,阻碍规模化经营。

(2)产业类型单一,转型动力欠缺

当前,万市徐村的主导产业以农业和乡镇工业为主。农业方面主要以瓜果蔬菜种植为主,现已逐步推进现代化农业升级,以“繁荣瓜果蔬菜基地”为代表,目前已列入市优势农产品基地;工业方面,村内有工业企业二十余家,以金属制品、锻压配件、电器等产业为主,基本为产业链下游企业。总体来看,产业结构层次低且缺乏关联,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三产融合发展严重不足。同时,面临人才困境,高层次产业人才断层,无法满足农村产业转型需求。

(3)人居环境一般,空间品质较差

万市徐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原生环境基础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但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整体人居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大量工业厂房错落,破环空间整体性,导致水乡特色落寞;公园广场、滨水空间等公共空间缺失,中大型综合性的文娱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品质有待提高,影响精神文明建设。

3.3规划重点

(1)全域全要素加强空间管控

村庄规划是乡村全域国土空间管控、各项建设活动管理以及核发相关许可的直接依据。为了落实全域全要素的管控要求,本次规划特从两个方面深化研究。在全域方面,万市徐村通过划分村庄建设边界和村域两个层次,统一设计、“分层”管理,统筹推进空间资源、产业经济、用地布局等各项内容。在全要素方面,不仅考虑建设空间优化,还重点考虑生态空间修复和农业空间整治。生态空间上,修复中大河、傅家河等内部主要河网水系的生态功能;农业空间上,加强耕地集中连片整治,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空间上,拆除零散农宅、低效厂房,盘活田水路林村各要素“流量”空间,共同保障文旅设施、农村新业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用地空间,实现村庄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2)存量挖潜促进内涵式更新

作为统筹规划编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用地摸查是实用性村庄规划内涵式更新的重要支撑。本次规划在存量空间梳理时,全面摸排复杂的用地权证情况,明确每一宗土地的产权人和管理部门,为更新工作提供实操“底图”。再通过对国有或集体、有证或无证等六类土地进行面积统计和经济测算形成精准“底数”,相应采取不同的更新模式,促进村庄内各类用地的精细化管控。

(3)产业兴旺赋能产业振兴

立足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探索共同富裕的多重路径。一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实现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链价值,从而实现乡村振兴[3]。激活乡村夜经济,大力发展留宿经济,打造“万嘉灯火·夜伴乡村”主题村落。二是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将万市徐村域内耕地资源集中连片后进行高质量农业空间整治,大力推进高新农业生产并建设以现代都市农业为主的共享农场,通过“农创+”吸引、培育新业态。

(4)风貌提升建设美丽乡村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以人为本”的美丽万市徐。本次规划结合未来乡村建设,整改村庄环境、改善交通条件、增加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适当进行立面改造,保护挖掘乡村历史资源和非物质遗产,整体提升乡村景观人文环境,彰显乡村风貌特色。同时,加强村民参与,引导村民发挥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社区规划和管理、环境保护活动、公共服务项目等直接影响自己的生活环境,体现人文关怀[4]

结语

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在规划中要严格控制土地空间用途和建设,同时,要充分考虑村落的特点,弥补不足,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改善村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