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
摘要: 在新时期情况下,人性化理念是建筑设计理念发展的主流趋势,不仅提高了建筑空间环境的舒适感,还能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的实际的需求。本篇文章论述了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要遵守的原则,从而探讨了在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具体应用措施,以此来让相关的人员进行参考使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在逐步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提升,从而使得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变的越来越高,以此来满足自己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求和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人性化建筑设计更加关注空间环境的协调利用,这是对建筑设计良性发展的有效保证。

一、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的内涵

(一)从心理角度来看

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让建筑满足人们在心理层面的需求,但前提是让人们满足对建筑的功能和物理层面的需要。所谓的心里层面就是人们对于不同的建筑设计内心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在使用中的情感变化。在人们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不同的人性化的设计都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不相同的心理感受。
(二)从物理角度来看

把人体工程学理论和建筑设计相互融合,会让人们的物理层面的需求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满足。有很多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这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掺入一些人性化理念,尽管建筑的外观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让人们在身体和精神上的双层享受。
(三)从人群细分角度来看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特点,所以在建筑设计的形式上要根据不同的人设计出不同的形式,这些不同点通常在生活环境,心里特征等方面进行体现。自由生活权力的重要体现就在于要有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所以,设计人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根据不同的人对建筑设计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综合性分析和考虑。

二、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一)人性化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玄关设计

第一点,建筑设计人要保证住户在房屋的玄关区域能进行换鞋,换衣服,放置雨具、钥匙等,还要在墙上放置好对讲器和镜子,通过这些使住户可以轻松的联系室外的人以及整理自己的仪表妆容。

第二点,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的环境的要求也提高,设计人员可以在玄关的入口处建立入户小花园等等,通过植物为住宅添加一个美丽的风景线,以此来提高住户的生活质量。

第三点,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越来越多,住宅设计有了更加的人性化需求。设计人员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采用适合的设计方案。例如很多老年人需要拐杖或轮椅,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一点进行合理的变化,通过加宽玄关的宽度和增添一些便于老年人活动的扶手等设施,让老年人有一个完美的居住体验。

(2)客厅设计
室内客厅的家具设计应简单明了,规整的平面形状为主体,设计风格应该与区间功能一致。客厅墙壁可以用环保漆涂抹,从而提高墙壁的耐磨性和清洁度,还可以使用墙纸来覆盖墙面,通过墙纸的质感来表现不同的美感。除了这些还可以用软木装饰墙面,达到调温隔音的效果。

客厅的顶棚结构设计会影响建筑的声学、照明和温度等方面。有吊顶的天花板会有一定的隔音效果。客厅内的地板设计应重点考虑美观、安全和耐寒效果,各种石材也可用于装饰地面空间,根据石材的颜色和图案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空间。

(3)厨房设计

建筑中的厨房是重要的服务空间。从建筑内部布局来看,厨房一般与餐厅、客厅紧密相连,部分厨房还与阳台相连。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厨房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整个室内空间的功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现在这个时期,现代化厨房设备的不断涌现正逐渐的改变着传统厨房的形象,甚至改变了传统的饮食方式。一家国际知名家务研究机构指出,厨房空间可以根据厨房内部的工作频率科学划分为三个工作区域,并形成一个三角形。将三角形三条边之和控制在3-5米范围内最为合适。在这个范围内,三角形三条边之和越小,人们在厨房的活动的距离就越少,所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少,可以合理降低劳动强度,充分的体现了建筑设计的科学化、人性化理念。

(4)阳台设计

阳台是居住建筑中居民,尤其是高层居民与室外自然环境接触的有效空间。因此,我国相关建筑设计规范指出,住宅建筑室内阳台的深度最好不要小于120厘米。这种情况要求设计师在阳台设计过程中,既要满足居民对阳台的服务需求,又要符合人性化的理念,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5)卧室设计

卧室通常分为主卧室和侧卧室。侧卧一般用于老人卧室、儿童卧室或客房。主卧中的床和衣柜等常用家具的布置形式和规模对卧室的设计和面积有很大的影响。主卧内空间应使用淡雅的色彩,尽量不要用浓烈的色彩装饰。对于老年人卧室必须采用人性化设计,关键是要做好地面防滑措施设计。儿童卧室可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地板适用于地毯或木地板。在装饰方面,应尽量减少棱角。要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设置电器设施,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同时,室内色彩要明亮、灵动,以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人性化理念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环境氛围的创设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公共建筑设计中体现人性化理念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设计一个公共空间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一个公共空间的整体形象的塑造过程,从而促使人们通过环境的影响有效地控制内心的情绪,以此达到对现实生活更积极有效的态度。其次,设计师要根据公共建筑的具体功能,科学地进行空间布局设计,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比如,在设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时,要注意为用户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设计师可以从图书馆的结构特点出发,有效地进行流线型设计,从而鼓励用户在进入图书馆后自觉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遵守图书馆的方针,避免不当行为影响他人。

(2)空间形象的设计

良好的空间形象是人性化理念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有效体现。首先,设计师要充分把握建筑空间与人的相互影响,并且,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合理设计空间形象。其次,设计师可以通过科学的色彩搭配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从而促使人们在优美的空间形象感染下获得愉悦的体验。同时,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建筑线条可以提高建筑形象的效果。设计师应将建筑设计与建筑特色有效结合,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效果,与人们形成心理共鸣。比如在商业建筑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在保证建筑休闲购物功能的前提下,科学地设计整个建筑空间的色彩,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建筑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建筑设计师应深刻而认真地理解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的内涵,认真把握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合理设计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等不同性质的建筑,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有效促进人与建筑和谐相融。

参考文献:
[1]裴素樱.论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环境的营造[J].中国住宅设施,2017(2):32-33.
[2]王伟.公共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设计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287-0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