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的体现
摘要: 新时期,在建筑设计过程有效地传承民俗文化是必要的,设计人员要结合传统民族文化元素,深入开展设计实践与创新研究,从而在建筑设计过程以设计语言传达体现民俗文化特征,进一步加强建筑设计水平,让人们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通过进一步分析,总结了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的价值,分析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传统民俗文化需要不断弘扬与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是重要的设计元素,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应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发展过程更加丰富的内涵,从而有针对性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融合水平,下面通过实践分析,具体总结如何在建筑设计过程提高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体现能力。

1 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对于我国的56个民族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征、象征,传统民俗文化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输出、留存之一。对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中华文明精神而言,民俗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展现了我国的深厚历史底蕴[1]。传统观念之中,民俗文化还涵盖了一定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在艺术表现上也有自己独有的造诣,是我国民族文化之中的重要瑰宝,对各类艺术创作乃至实体打造上,都有着其灵感价值和意义,在情感表现和输出传承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只有做好充分的研究和考察,才能使其发扬光大。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加强在设计领域的民俗文化体现,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保留、传承的核心诉求之一,只有将其应用在建筑设计的领域之下,才能更好感受到现代设计的价值,融合传统文化、民俗元素,实现艺术、文化的交融,对于传统的艺术推进作用,在建筑领域和文化领域都有着极大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2 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的体现

2.1 注重建筑空间的设计

针对将民俗文化融入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加强空间上的设计,以传统的建筑格局风格作为基础,进行多元设计任务的分析和探究。例如,在空间设计中,可以将中国经典的“四合院”元素融入,缔造能够传递传统哲学的建筑空间。而这不仅仅对传统民俗文化内容的直接表达,还需要根据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有机结合,使其满足现代居住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对民俗文化的输出。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将“四合院”中的文化元素所挖掘,转化成建筑空间语言,以空间尺度、序列、灰白等手法将文化内涵转译为实体空间。不仅如此,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流程体系之下,要结合居住者的需求和现代化的审美理念,将传统风格和现代审美穿插起来,创造独一无二的内容,从而彰显突出民俗文化的主体地位[2]。

2.2 注重各种元素的协调应用

2.2.1 符号元素的合理应用

对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内容而言,建筑符号元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元素符号是提升建筑生命力的关键,并且能够承载更多文化的多元内容与知识体系,为激发建筑使用者共鸣提供了支持。因此,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相关设计人员应该积极运用相关的建筑符号元素,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增强建筑的影响力,促使建筑设计工作实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我国民俗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博物馆场景下,印章作为符号化元素在建筑种的使用,使得博物馆的内涵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打造专属的建筑环境内容,让博物馆的设计在民俗文化和多元空间上实现交互。

2.2.2 文字元素的合理应用

文字也是重要的民俗文化体系之一,也是我国全球独有的文化内容,不同的文字、字体之中也存在各类变化,能够将中国的民俗文化有效体现。所以,在建筑设计的细节处理上,字体的考究成为提升文化内涵的关键措施。例如,可以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将场景设计成为包括象形文字、甲骨文、颜体、柳体等书法字体,让图片场景之中蕴含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让建筑物不仅具备使用价值,还能够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学习价值,为传承我国民俗文化做出应有贡献[3]。

3 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考

建筑行业设计中,要在继承过程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发展,从而不断壮大建筑行业。现代建筑设计期间若直接照搬传统建筑设计显然是不可行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现代人们对建筑的使用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如:生活习惯,行为、空间使用方式等。因此,现代建筑设计期间,要充分考虑传统设计理念基础上,提取传统空间的处理方式、收取传统建筑的构思哲学,合理结合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及对空间需求的转变,完成相应设计,进而设计出具有古典气息,又可以满足实际应用效果的现代建筑[4]。第二,避免对传统文化元素滥用而造成过度消费。对传统的继承需要取之有物,用之有道,做到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协调统一,有深度,讲内涵,溯本源,而非粗制滥造假古董,迎合商业潮流。

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和手法是传统建筑经历不同时期设计思潮洗礼,逐步发展而来的。这个演变的过程并非孤立的,而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科技发展带来新的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时代变革带来迥异的建筑空间和功能需求,也带来了具有不同特征的使用各种使用群体;新的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城市尺度也改变了建筑。建筑是时代、社会和人共同作用的产物,而对传统的继承和传达是它的多面性中的一面。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适当融合传统民俗元素,结合现代空间设计,完成对意境的追求与塑造,从而建造出具有独特韵文化景观,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也能够为人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审美效果。因此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现代建筑种的传统元素,使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间能够保持距离,使其体现出具有特点的创造性[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计现代建筑期间要的合理应用传统民俗文化,吸收传统建筑中的养分,通过古今结合方法,融合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现代建筑设计中,需要首先满足空间实用性、进而追求空间的品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空间能够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实现创造性设计。

参考文献:

[1]李赫.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11):119.

[2]季阳.关于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11):121.

[3]吴枫.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04):232-233.

[4]杨浩然.当代茶馆设计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研究[D].河北:河北科技大学,2013.

[5]王东.地域文化中传统民俗在民居空间中的体现——以高椅村为例[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