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1. 教师方面
(1)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
有效的英语课堂,需要师生两方面的合作,才能达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要有足够的信心,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学。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学,把自己变成课堂的主宰,化被动为主动,让他们感受到学英语的快乐和成功,让他们在每个阶段都能有所提高。
(2)要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
作为一名教师,为了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同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应根据每一堂课所学内容及知识要点,制作教具及课件,并在课堂上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英语知识要点。
(3)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情景教学
教师要以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将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做到科学、合理、简约、恰当地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服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和交流的学习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和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掌握好教学进度,合理地确保学生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要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合理的调节,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老师所设置的各种情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自己的角色、任务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4)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学习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对话,小组讨论,展示,分享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所扮演的角色,完成所学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用英语做事”的目标,从而使他们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利用重复的操练、角色互换等练习方式,对所学习到的语言知识进行强化,并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地使用。
2. 学生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和自主性,充分信任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必须注意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学习一门语言,必须把输入与输出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就达不到“learning by doing”这一目标。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语言应用,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农村高中生最缺乏的就是听力和口语,要多鼓励他们多说英语,多做对话,多做演讲,多做练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欣赏英文歌曲,英语对白电影,情景对话等形式,了解更多关于英语国度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2)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对每天所学的知识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打无准备之仗。此外,《新课标》还提出了“自主学习”、“体验性”、“实践性”和“学习策略培养”等观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辅导,要注重课堂活动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3)充分相信学生、信赖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
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主动、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新《课标》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要退到幕后,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加者,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使课堂成为学生梦想飞翔的舞台,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学习到了全面的知识技能、思维品质和学习方法,这些都不是老师能够用语言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获得的。
(4)组织开展有效的课外活动,让知识在生活中升华
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使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生活化,服务于生活。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话来说,教育就是生命,就是成长,就是经验。比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英语演讲比赛,或者是英语戏剧表演,让学生们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各个方面,展现出来,让学生们真正的认识到,知识是从生活中来的。
二、合作探究、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主旋律
“合作探究”与“小组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与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中对此提出的一种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合作探究、小组学习的内容充分考虑进去,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对其进行及时的展示和点评。“合作教学”强调的是基于集体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以问题为导向的导学案的设计,运用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能够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补充别人的观点,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自主性和自主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和探究。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培养合作精神有好处,它可以全面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完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结语
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上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英语专业的基本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应该在自身的教育与教学实践基础上,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式,增强学生们的自我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卫东.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8(9).
[2]胡远鹄.谈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J].甘肃教育,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