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是精神症状疾病的一种。患病后以焦虑情绪为最明显的病情表现,患者多伴有紧张、手抖、坐立不安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病的发生与生活压力大,身心刺激等因素有关[1]。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该病的临床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该病主要以抗焦虑药物治疗,但患者通常具有较差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影响用药依从性和预后效果。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配合科学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2]。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是心理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常用方法,可通过语言引导、行为支持、心理支持等手段对患者负面情绪状态予以纠正,提升治疗效果[3]。因此,本文在2021.01-2022.06期间围绕68例焦虑症患者实施研究,旨在分析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研究对象均为2021.01-2022.06期间就诊的焦虑症患者,总计6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均34例。对照组包括18例男性和16例女性;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32.58±5.39)岁。研究组包括20例男性和14例女性;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年龄(31.77±5.41)岁。两组患者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以口头宣讲的形式向患者讲述焦虑症的发病原因、病情进展以及治疗方案等内容。指导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告知其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等基础护理内容。
为研究组患者提供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1)多元化健康宣教:丰富健康宣教手段,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发放健康宣教手册、一对一口头讲解等形式向患者阐述疾病发病机理,日常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多维度提升患者认知。(2)语言沟通:护士主动和患者建立沟通联系,并以富有亲和力的态度保持沟通,拉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形成铺垫。引导患者将内心的情感讲述出来,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对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全程表现认同,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在沟通时,分析患者的性格特点,调整语言措辞,避免语言不当而加重焦虑情绪。(3)心理护理:悲观、不自信、自我认知水平差等是焦虑症患者的主要性格特点。因此,心理护理的重点在于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和鼓励,提高自信心,缓解焦虑。①心理暗示,护理人员辅助患者摆正积极的心态,对自身形成心理暗示,积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信心。同时护士为患者列举成功康复案例,辅助患者正确审视自己,转变心态。②音乐放松,每天为患者播放古典舒缓音乐,在音乐配合下指导护着放松心境,逐步减少对焦虑情绪或事件的关注度。每天在睡前播放轻柔的音乐,使患者放松心态,促进入眠。③森田疗法,向患者讲解森田理论内容,使其能够丰富精神世界,改善人生观,使其认识到不需过于重视成败,应调整自身心境,不必过于猜想未发生的事情,做到顺其自然。
1.3观察指标
(1)在护理前后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定,量表包含14个问题,每个问题以5级评分法评分(0分~4分),总分(0分~56分),标准界限分为14分,分值越高说明存在越严重的焦虑。(2)使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定,量表包含30个问题,总分为128分+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分值越高提示精神状态越佳。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做t值和卡方值检验,二者数据表示方式分别为(x̄±s)和(%)。所有数据均经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算,P<0.05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状态和精神状态改善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HAMA评分比对照组低,NOSIE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如下表1。
表1.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态和精神状态(分,x̄±s)
3讨论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精神障碍疾病,当前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临床认为该病的出现与不良因素刺激、性格特点、认知偏差等因素有关。该病病情进展慢,但在遇到心理刺激后易加重病情和治疗难度。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促进病情归转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HAMA评分更低于对照组,NOSIE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可促进改善焦虑症患者焦虑状态和精神状态。分析原因:常规护理内容将患者病情护理作为重点,却忽略了患者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整体效果不够理想[4]。而研究组通过语言沟通主动和患者建立沟通联系,拉近医患关系,使护理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同时在沟通时充分运用沟通技巧,使患者对护理内容有着更高的接纳度,有效避免因言语不当而导致的心理刺激[5]。从心理暗示、音乐放松和森田疗法等维度开展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对自身形成正确认知,避免片面的认知而加重悲观情绪。使患者焦虑状态和精神状态得到更好的改善[6]。另外,借助于舒缓音乐开展音乐放松疗法,一方面能够平和患者的心境,同时也利于患者晚间尽快入睡,放松因焦虑症产生的紧张的精神状态,提升预后康复水平。
综上所述,为焦虑症患者提供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能够获得较常规护理更好的效果,使患者焦虑状态和精神状态得到更好的改善,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俊娟.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心理月刊,2022,17(8):109-111.
[2] 李春莲,梁超,苗陈颖.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黑龙江医药,2020,33(3):721-723.
[3] 王翠鹏,李涛,王玉婷,等.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61-163.
[4] 林艳.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14):132-134.
[5] 陈美玲,刘鑫,黄珠晶.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4):175-176.
[6] 赵相欣,郑旭磊,周艳,等.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19,10(2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