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认识
在研究前,电气自动化即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融合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工及动态控制的综合技术。换言之,该门技术大致可分为三种:远程监控技术、集中监控技术和现场总线监控技术。
首先,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关键技术,远程监控技术主要体现在远距离的监控上,集中表现为即使距离较远,但依旧能在远距离实现通信和操作,从而保证实现控制自动化的。其次,集中监控技术。该技术是整个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可在接收电气工程的各类信号之后及时作出反应,最终交由网络、控制站、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实现集中控制,从而保障电气工程的稳定与安全。最后,现场总线监控技术。该技术主要融合局域网实现实时监控,能为不同的检测系统牵线搭桥,以此形成自动监控网络,最终实现全面监控,该技术可以说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优化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生产与供应的各个环节,其电路分析、PLC技术、传感器技术及电气控制技术已经逐渐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实践应用,并取得了不断突破性优势,为电力生产与供应的带来了巨大收益。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为电力系统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撑。
详细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电力系统的设备检测和运维工作提供智能化便利。由于电力系统本身的复杂架构,加上电力设备的庞大而复杂的装置,运维人员在日常遇到电力故障中通常要一台设备一项一项参数对比检测才能找到故障位置,耗时长短不一,难度调整大,对运维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有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投入应用,就能快速定位找到故障点,从而提升运维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最终提升电力的经济效益。
(2)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自动监控电力系统各设备的安全运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实效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进行设备、参数的自动控制,如遇异常,会进行自动预警处理,尽可能的确保用户终端的安全可靠,使得电力可以源源不断的安全输送到终端。
(3)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优化电力系统的设备配置与参数设计,通过可事先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对电力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事先作出智能化评估,最终为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3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融合应用
3.1什么是电气自动化融合应用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融合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基于计算机的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操作的功能,在具体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操作人员按照提前设定好的调度方案,结合电气工程系统实际特点,发挥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化优势,合理设置控制命令。如电网开启与关闭、报警信号传输与系统恢复、限制性条件命令等。此操作可让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与电气工程系统中的计算机设备相结合,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然后是人力相连。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具体表现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时,系统操作人员能够在依据实时数据信息的内容,从而达到监督与控制系统及设备的运行。当然具体操作中还可根据电气工程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相应的参数。
3.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融合应用重要性分析
根据控制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电气自动化的融合技术与传统电气装置相比,该技术能使得电气工程系统能够提高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执行工作任务,并且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异常情况、故障等快速作出反应,从而提高电气工程系统的稳定性运行。其次,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可直接取缔传统电气工程系统的监测与检测方式,从而达到节约人力资源的目的。最后,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合GPS技术,可在系统产生异常时自动发出报警,在电气工程的预警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技术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核心,将其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优化电厂、输配电系统、用电终端的电力运行,发挥电厂机组的效能,提高输配电效率,保障用电终端稳定用电,推动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在电力系统实践应用中,电力系统覆盖发电、输电、配电等全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复杂性、系统性、整体性、技术性特征,应配置先进技术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支撑。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优化电力生产、供应的各个环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4电气化自动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使得电网得以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电网结构相对复杂,电网调度涉及到电网调度指挥中心、变电站终端、发电厂等,为更好的实现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管理,维护电气工程的稳定,需要在电网调度方面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体应用表现为,在整个电气自动化装置中,需摈弃传统人工监测的模式,让电网充分实现自动化调度。在具体应用上,电网调度中融入电气自动化装置,以中心服务器端为核心,对整个系统实时远程监测、安全预警,并对收集到的数据做自动分析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再通过网络传递到相信智能设备,这样既可达到系统数据的实时监控,又可对数据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分析处理,对于电力负荷同样能在系统中作出预测评估,并能智能化根据当地用电需求作出合理电力调度。一旦发现问题能立马针对问题加以解决,消除安全隐患,大大提升电网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5电气化自动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智能化取代唯一的人工转变。传统的变电站,其管理和基本操作一般均由单一的人工完成,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再精准变电上受限于人工技能的水平。随着电气自动化在电力行业中变电站的逐步推广应用,现如今,变电站已基本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处理。不但直接节约人力成本,还大大提高变电站整体工作效率,让变电站的动态监测管理也得以显著提升。通过自动化技术的信息自动传递,实时精准到达相应设备上,就可以直接对该变电站实现远程监控,也能通过传递过来的信息数据,第一时间了解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如有警报发出,也能第一时间感应并根据后台数据作出及时处理,从而提升变电站经济效益。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变电站,变电站后台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技术的提升,也能让变电站实现对故障检查和微小故障的自动处理修复,为变电站的故障维修率也能达到大大提升,进一步维护该片区域用电的稳定性。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和变电站的融合应用,还可直接形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演变成一种性能多样化的监控系统,从而有效监测避免周边及人为因素对变电站的蓄意破坏,保障整个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3.6电气化自动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发电厂分散控制中的应用上。电网覆盖面积广,电力输送会因距离的增加而受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分散控制的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刚好可以融合应用。具体应用表现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其分层控制的特点,再利用数据通信、远程监控系统对电网实现分段分层监控,实时传送数据,让操作人员通过分段分层中提取的数据了解设备运行的状态,以便进行下一步具体操作。同时,作业人员也可以根据传送的数据信息,在监控中随时调整设备状态,有效降低安全故障事故的发生,提高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也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提供保障。
3.7电气化自动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管理应用
我国数字化电网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的就是智能电网的基础管理。将电气化自动技术投入在电气系统中融合应用,加强对电网日常的智能化管理,有助于数字化电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电气工程中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它是保证整个电气工程安全运营的后台保证。在具体应用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可通过网络操控实现管理的精细化、有序化和系统化。相对于传统人工检测的各种测量仪器,自动化技术可以直接采用智能显示提取仪器上的数据,做到精细化操控管理,不但节约了时间成本,也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减少了日常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此外PLC控制系统,通过集散DCS进行管理,自动接收各智能设备传递来的庞大数据,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成本。
总结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升与改进,为各行各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不但带来了电力系统的具体科技进步,也为人们的日常用电提供了基础保障。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升了整个电力行业的管理综合水平,让管理智能化、机器化,提升电力行业进一步飞速发展,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并稳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因此,大力推广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力行业的必经之路。电气自动化的融合技术应用还在摸索阶段,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该技术会取得不断的进步,为电力行业甚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孔攀,战崇杰.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融合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2):26-27.
李兴刚.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分析[J].南方农机, 2018,49(01):177+183.
袁苗苗.论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J].山西农经,2017(18):115.
马俊英.电气和自动化设计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J].电子测试, 2017(13):1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