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林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林业项目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目前的林业工程建设中,各种成熟的技术方法都可以被有效地运用,特别是在种苗培养和移植造林两个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尝试,并取得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和实践,这对于林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无论是幼苗培养还是移植造林,都是一种比较专业、比较繁琐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还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会对林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的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对林业工程种苗的培育和移植造林的要点进行仔细地研究。
1.林业工程苗木培育要点
1.1.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林业工程的苗木培育中,种子的选取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育苗的效果,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在选种方面,常见的有风选法、水选法和粒选法,根据具体条件选用,均能选出高质量的树种。在清除坏种时,可采用人工拣选的方法,以确保并提高出芽率。对优良品种,应采用催芽的方法,以提高种子萌发率。采用催芽技术,可以确保并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通常采用的是水浸泡法,其核心是将树种浸泡在热水或温水中,以促使树种尽早萌发。为使树种能迅速萌发,并能均匀地出芽,必须经常翻动树种,使其外层表皮发生有效的溶胀、软化,宜采用热水浸渍方法。除了热水浸泡,还可以把树种放在含草木灰的溶液中,草木灰的溶液温度要控制在70℃左右,把树种放在里面进行浸泡。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清理掉树种表面的蜡质与油脂,然后进一步催芽。
1.2.土壤处理
土壤直接影响苗木培育的成效,因此要按照要求做好土壤处理,以确保苗木存活率。在土壤处理之前,要对土壤的成分、营养、结构进行实验室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科学有效的土壤处理方案。发现土壤的酸性过高时,可考虑在土壤中添加草木灰,从而提升土壤的碱性;如果土壤是碱性,则可将充分腐熟的松木均匀添加在土壤之中;如果发现土壤的黏性较高,则可适当添加沙土。在土壤消毒时,可以借助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从源头上达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即土壤消毒时要避免破坏苗木,消毒的步骤与方法都要严格按照既定要求进行,确保土壤消毒的安全与有效。目前来看,可用的土壤消毒剂种类较多,主要是五氯硝基苯、代森铵、福尔马林、硫酸亚铁、多菌灵,在选择时要多加注意,确保应用合适的土壤消毒剂。例如,在防治土壤中的立枯病、炭疽病时,可以使用五氯硝基苯消毒方案,每平方可以使用4g的75%五氯硝基苯及5g的代森锌,且混合均匀后需与12kg的细土拌匀,树种播种之前均匀撒上即可。在防治土壤中的立枯病与角斑病时,可以使用福尔马林消毒方案,在10kg水中加入50mL的福尔马林液体,以喷洒的方式对地表进行消毒处理。福尔马林消毒过的位置可以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气体挥发之后可进行播种。
1.3.种子播种
在树种播种时,应掌握更多的关键点,才能保证育苗的质量。在单位面积上要严格控制树种的播种数量,防止在单位面积上种植过多的树木,保证幼苗在生长期间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当前,在造林工作中,可采用条播、点播和撒播三种方式,均能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如果是小粒的树种,可以采用撒播的方式。对于颗粒较大的树木,可以采用点播的方式,而不能采用散布的方式,因为散布会造成不同品种间的高密度,从而影响后面的幼苗生长。如果采用播种的方式,可以保证树种的均匀性,对于中小型的树种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总而言之,播种是一项非常专业和复杂的工作,在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的同时,也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1.4.幼苗抚育
为了确保苗木成活,应加强苗木的管理,为苗木的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实施苗木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施肥、灌溉、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四个环节。在施肥上,应遵循“弱苗多施,壮苗少施”的原则,同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地施肥,确保苗木能充分吸收养分;在浇水时要注意控制浇水的数量,要科学地控制每一次的浇灌量,在浇过一次水之后,一般每隔2~3天就可以进行第二次水的浇灌,再过4~5天就可以进行第三次水的浇灌;人工清除杂草,以人工方式清除,以免杂草对秧苗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化学药剂,以免对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危害。
2.林业工程移植造林的方法及技术
2.1.插条造林法
插条造林法对季节有较高要求,所以导致实际的应用条件较多,务必确保外界温度环境适宜,方可进行移植造林。目前来看,将插条造林法应用在春季与秋季的移植造林之中,可以保证出苗效果。春季的移植造林中应用插条造林法,可以选择春节前后的时间,而若是冬季,则要在土壤冻结前进行移植造林。应用插条造林法时,对树苗的选择也有较高要求,通常选择1~2年树龄的苗木,且控制好枝干粗细,通常是1.5~2.0cm,要去掉多余的枝条,严格控制插穗的长度,通常控制在30~40cm。需注意,即苗木插入土壤之前,要认真做好土壤的消毒处理,且要进行正确的施肥与灌溉,保证土壤条件良好。将苗木有效插入土壤之后,要踩实周围土壤,主要目的是固定苗木。
2.2.植苗造林法
若是在移植造林时应用植苗造林法,选择优质的苗木是关键,要重点检查苗木的根系生长情况。当苗木有良好的根系生长条件,则可以保证移植造林质量,植苗造林法的价值也可以有效发挥出来。在应用植苗造林法时,现场的造林人员要着重把握好三个方面。
(1)苗木根系必须有良好的保护措施,且对苗木根系进行灌溉和施肥,务必让苗木的根系有良好的水分与养分。
(2)对苗木生长的外部环境进行优化,通过人为方式进行处理,将周围的杂草有效清理,并进行消毒处理,消除病虫害风险,以确保幼苗成活率。
(3)减缓土壤中水分的流失速度,做好涵养水源工作,为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现阶段的研究结果表明,植苗造林法能够使种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幼苗的生长可以更加均衡。与此同时,通过人为方式对幼苗生长环境进行保护,能够大幅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重视林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抓住种苗培育和移植造林两大关键环节,促进林业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在育苗和移植造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和方法,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推广,同时,也要认识到育苗和移植造林的复杂和专业,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便更好地掌握育苗和移植造林的技术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振来.浅谈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种子科技,2021,39(22):105-106.
[2]薛建芝,张田田.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11):56-57.
[3]梁献利.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关键技术探析[J].种子科技,2021,39(1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