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前切除手术被作为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状况,但是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手术有一定的弊端,增加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几率。因此本文通过对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人性化关怀护理方式,随后对其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影响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治疗的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到6月,其中选择某医疗组的腹腔镜直肠癌患者其年龄在18到70岁之间,共计患者80例,随后将其患者分为一般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通过对一般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相关资料的比对,其无较大差异。
1.2方法
对于一般组来说,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其医生和护士各自拥有自己的职责,护士通过执行医生命令,检查手术室各医疗设备的工作状态,在术中做好医疗器械的传递工作,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监测。
对于对照组来说,采用综合护理模式。
术前进行护理小组的成立。在管床教授、护士长以及医师和顾问护士共同交流、管理下进行人性化关怀护理。相关顾问护士及医师应对病人情况进行及时分析,进行相关诊疗和护理方案的使用,在指导和监督责任护士临床工作的基础上,了解清楚病人的治疗方式。实行心理护理措施,除此之外还应对病人实行康复功能训练。进行工作流程的制定,通过建立护理小组,在明确小组人员岗位职责的同时,对相关工作流程进行制定,从而提升更为优质的服务。应进行院前管理,帮助病人办好入院手续通过,通过进行术前检查,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其次进行住院前护理,通过对患者症状和护理重点进行了解,在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病例探讨。对于管床医生和顾问护士来说,其首要工作即为对病人评估,在护理工作完成之后要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第二,术中将手术室温度调整到适宜温度,尽量减少患者体表裸露实践,配备好电热毯。护理人员还需将灌洗液进行加热处理,调整到38摄氏度,与此同时,还需将溶液进行恒温加热到37摄氏度。第三,术后将相关并发症对患者进行提前叮嘱,除此之外还应让患者进行肠造口位置的选定。患者的术后护理应区别于传统的护理方式,通过采用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包括对于患者造口以及周围皮肤的评估,在对饮食、扩肛[3]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基础上提升患者自身的了解程度。在每周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对自身的相关护理经验等进行分享,提升整体护理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院前护理以及电话随访,进行整体护理效果的探究。第四,饮食护理。其一星期内,患者胃肠功能基本恢复。在此过程中首先进行温开水的饮用,其大概为100毫升。经过临床观察没有呕吐以及发热症状后,给予患者流食,在两天后,进行半流质饮食的应用。在一星期后进行蛋白类食品的进食,在此过程中要忌食辛辣食物,避免由于暴饮暴食带来的不良后果,要少食高脂类和豆类以及甜食,在对纤维类食物进行适量使用的同时,减少肠胃产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便秘,减少由于肠蠕动加快引起的粪便增多的状况,要保证少量多餐。
2.结果
通过给予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干预模式,患者焦虑情况均得到一定缓解,但是两组之间存有差别。并且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比一般组评分较高。
表1.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焦虑分数以及满意度评分
表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n]
护理后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较好(P<0.05)整体情况较好。
3.讨论
针对开展直肠癌手术患者,应采用用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人性化关怀护理可以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环境,护理费用较低,成效比较显著,患者容易接受。通过对人性化关怀护理模式的应用,将护士和医师工作进行结合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直肠癌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在加强医患合作的同时提升整体救治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人性化关怀护理模式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患者的护理来说具有一定的临床理疗功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帮助了患者病情的稳定,但需做好防护工作,防止病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王洁. 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 全科护理,2015,13(06):556-557.
[2]郭瑞艳,杨大明,金美花. 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0):7977+7980.
[3]常远,许丽华,李增新. 延续性护理改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效果分析[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06):792-795.
[4]张翠红,王燕. 系统性护理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7):16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