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干预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肢体活动度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干预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肢体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50)和观察组(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干预,n=50)。比较两组患者肢体活动度,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AROM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AROM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S评分、SF-1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干预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肢体活动度,提升膝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生活质量评分

随着全膝置换术技术的成熟和完善,现如今在治疗膝关节骨折中发挥着积极意义。术后的康复训练对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有着关键性作用,但在现阶段的康复训练,患者未受到有效、系统的训练,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对此,在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措施是十分重要的[1-2]。本研究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干预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肢体活动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50)和观察组(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干预,n=50)。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5:25,年龄22~80(51.04±4.49)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5:25,年龄24~80(51.09±4.45)岁。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1)患者经过检查符合膝关节骨折相关表现;(2)经过影像学确诊;(3)精神状态正常,可全程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排除标准;(1)合并认知、行为和语言等系统障碍者;(2)康复期间出现膝关节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3)合并肝、肾等重要组织器官异常者;(4)合并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神经肌肉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在护理人员和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训练,同时展开常规宣教指导、日常指导等。

观察组: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干预。建立一体化康复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骨科医生、护理人员、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常规检查工作,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术后康复计划。具体操作如下:(1)术后,护理人员高抬患者肢体,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感。(2)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训练:患者采取平卧体位,下肢伸直,使得股四头肌静力收缩一次,休息10秒,每天训练5-10次。(3)踝关节屈伸训练: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体位,伸直膝关节,展开踝关节屈伸训练,1个跖屈和背屈为1组,每分钟训练8组,共训练3-5min,每天3-4次。(4)快速中心转移训练:包括患肢负重训练、膝关节半屈曲位靠墙下蹲训练、Fitter平衡板训练、静态平衡评定训练仪训练。(5)手法治疗:护理人在患侧实施弹拨、揉等手法,每次510min,每天1次。(6)随访: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评估膝关节功能好转,适当调节训练方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肢体活动度(AROM)、疼痛评分(NRS)、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SF-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肢体活动度

术前,两组患者AROM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AROM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后AROM的比较(x̄±s,1.png2.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术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S评分、SF-1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NRS评分、HSS评分、SF-12评分的比较(x̄±s,分)2.png3.讨论

膝关节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一旦发生骨折牵连到软骨、韧带等多处损伤。膝关节骨折不仅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双重影响,而且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配合科学的康复训练,利于提高术后膝关节功能[3-4]。本研究显示,术前,两组患者AROM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AROM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S评分、SF-1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采取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干预利于缓解疼痛感、提高膝关节功能,进而恢复正常生活。分析原因:和常规护理干预相比,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干预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康复医师的指导,而展开的一种新型康复训练模式。在训练期间指导,患者实施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训练、踝关节屈伸训练以及快速中心转移训练等,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且这种康复训练模式顺应我国医疗体系改革发展,能够显著降低致残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5]

综上所述,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康复干预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肢体活动度,提升膝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巍刘艳成王连成张宽李耀民.量化评估早期系统康复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步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2, 37(9):1180-1185.

[2]王宇章,刘晓华,陶莉,et al.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康复临床路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7):745-752.

[3]赵榕婷,盛蕾.水中运动康复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 2023, 44(2):11.

[4]王菲.基于FTS的术后护理康复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 2022, 51(S02):409-410.

[5]李子怡,宋为群,杜巨豹,等.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1年内膝关节功能康复转归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3, 38(4):45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