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产生的并发症状,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糖代谢紊乱,进而影响机体内肾功能[1],同时随病情发展,患者体内对于胰岛素的需求量会随着肾脏组织损伤而出现升高,上述情况恶性循环后会发展成尿毒症,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2]。目前针对于尿毒症患者大多采取透析治疗,但不同方式的透析措施对于尿毒症临床疗效具有差异性。为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临床感染,本研究需选择76例尿毒症患者为对象以分析不同透析方式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从院内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尿毒症患者中选取76例为探究对象,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38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4例与14例,平均年龄为(58.12±3.64)岁,平均患病时长为(6.15±1.13)年。38例观察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6例与12例,平均年龄为(58.95±4.29)岁,平均患病时长为(6.71±0.26)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差异(P>0.05)且患者在研究前均已签订知情书。
1.2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方法:透析过程中采取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4008B血液透析机进行操作,每次持续性透析4小时,每周3次,在此过程中透析液需选择醋酸盐,透析时透析液流速设置为每分钟500ml,血液流速控制在每分钟200~300ml,之后可根据患者透析情况及频率做出相应调整,透析过程中需要采取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操作。
对照组应用低通量透析治疗,选择FX8低通量透析器操作,以聚砜膜为透析材料,膜表面积为1.4m2,半透膜厚度为40μm,超滤系数12ml/(h·mmHg)。
观察组应用高通量透析治疗,选择FX80高通量透析器操作,以聚砜膜为透析材料,膜表面积为1.3m2,半透膜厚度为35μm,超滤系数46ml/(h·mmHg)。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钙磷代谢情况。在透析前后取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ml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对血清中的钙、磷指标水平进行检测。
(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情况。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其中尿素氮(BUN)采取速率法检测,血清肌酐(Cr)采取苦味酸动力学法检测。
1.4统计分析
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钙磷代谢情况
对比两组治疗前血钙及血磷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钙水平较高,血磷水平较低(P<0.05),见表1。
表 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钙磷代谢情况(mmol/L,x̄±s)2.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情况
对比两组治疗前各肾功能指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肾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情况(x̄±s)3.讨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会随着病情发展进一步影响肾脏功能,致使肾功能不断降低甚至丧失,进而形成尿毒症。当发展为尿毒症后会使体内各种代谢物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且机体内的分泌激素部分无法降解,致使在机体内部产生潴留,严重影响机体健康。临床大多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干预尿毒症,能够通过模仿肾脏组织内功能,起到消除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的效果,进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患者机体内滞留的毒素物质大小不同,因此临床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透析方式进行处理以改善临床症状[3]。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能够排除体内有毒物质,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但血液透析根据透析器超滤系数的大小划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其中低通量血液透析主要针对于血液中的小分子毒素物质,有效性较高,但对于中大分子毒素清除效率不高,会导致毒素在体内蓄积;而高通量透析能够利用弥散、对流以及吸附等方式对毒素进行清除[4]。此外,相比于低通量透析膜,高通量透析器在应用过程中生物相容性较高,能够降低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炎症状态,提高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率。本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钙水平较高,血磷水平较低(P<0.05),两组治疗后各肾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可更好改善钙磷代谢异常情况。尿毒症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会出现高磷血症等并发症状,患者采取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治疗后可在短时间内降低血磷水平并稳定在可接受范围,进而改善患者机体高磷低钙的状态,避免出现骨代谢异常,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5]。同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技术优势在于能够清除机体内的中分子及大分子毒素,对于各项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率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差异性较小。
综上所述:针对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于肾功能改善情况与低通量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别,但能够进一步改善钙磷代谢。
【参考文献】
[1] 贾文姬,李路玲,秦晓新,等.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3, 23(8):1473-1476.
[2] 冉敏,黄笠.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液灌流治疗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 32(3):26-30.
[3] 陈铭,田少江.足剂量加巴喷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合并肝硬化患者顽固性周围神经痛一例[J].临床内科杂志, 2020, 37(4):271-272.
[4] 何志婷,赵静,冯玲,等.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IGF-1,血浆蛋白C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21, 32(22):2861-2864.
[5] 王悦琳,张红梅.微生物制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毒素及微炎症状态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9):60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