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临床助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助产专业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的50名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组25名,观察组25名。常规组选用基础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组原有的基础上开展心理辅导。仔细观察2组病人对护理管理工作积极性的差别;再有2组产后妈妈开宫口时间段、娩出时间段、胎盘娩出时间段、总产程时间、产后妈妈疼痛分级,产后妈妈消极情绪评估。结果显示:剖宫产率、产后妈妈产后抑郁症病发率及新生儿缺氧病发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且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2组病患在护理前的不良情绪评估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病患在护理前后的的不良情绪得分率远远低于常规组(P<0.05);在剖宫产率、产后妈妈产后抑郁症、新生儿缺氧等多个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开展心理辅导在助产专业护理管理里的临床治疗成效显著,还可以进一步改善产后妈妈消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孕妇分娩就是指胎宝宝分离母体,变成一个独立个体,主要包括三个时期:宫口扩张期、胎宝宝产期和胎盘娩出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宫口扩张期最久,产后妈妈在这个阶段会觉得痛苦不堪,会有焦虑情绪、压抑等不良情绪。因此,在接生时要加强孕妈妈的爱护,同时对孕妈妈做到产后的护理。本文从该院住院治疗分娩的50名孕妈妈为研究对象,将她们任意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常规组,探究开展心理辅导在助产专业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的孕妇50例为研究对象:①全部为单胎孕;②所有病人都是自愿参加的。排除标准:①有两个胎儿以上的孕妇;②感染艾滋病和血液病的病人;③具有剖宫产适应证的病人。将他们分成两组25例,观察组25例。常规组25例,其中21~39岁,平均(26.02±3.12)岁;孕龄37-41周,平均(39.01±1.28)个月,孕周为37-41周;其中17名是初次妊娠,8名是初产妇。观察组25例,年龄23-40岁,平均(26.16±3.34)岁;孕龄37~41周,平均(39.24±1.31)个月,孕周为37~41周;其中18名是初次分娩,7名是初产妇。2组患者的个人基本情况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有对比性。该项研究分析获得了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准许。

1.2方式

在常规组接生员中实行通常护理管理。①第一产程:每4-6小时1次,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等情况,如有不正常情况,要立即向主管医师报告,尽早对症治疗,同时要让产妇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要少吃多餐,同时要让产妇在分娩期间多做一些运动。建议孕妇在分娩后2-4小时排尿1次,尽量减少对胎头下降及子宫收缩的影响。②在第2产程中,应密切注意孕妈妈的生命特征,观察其通常情况,嘱其屏息凝神,做到接生筹备。特别注意心音及胎儿心率的改变,如有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做阴道检查,尽快中止孕妇分娩。③第三产程,娩出后需要注意阴道流血、产后子宫收缩、胎盘剥离等状况,娩出后一定要清理呼吸道,预防呼吸道阻塞。协助孕妈妈做到胎盘、胎膜娩出、胎儿脐带的处置,查验胎盘胎膜、软产道,预防产后大出血。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之上进行心理护理,并与常规组进行比较。在产前向产妇解释生产知识,耐心地解答产妇的疑问,同时向产妇解释生产中的注意事项,让双方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感。在产程中,助产士要在产妇再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给予产妇精神上的支持、安慰和鼓励,协助产后妈妈做到基本生理需求,如多喝水、抹汗等,同时也要教她做深呼吸、姿势等,以消除孕妈妈的畏惧和不安,让产妇能够更好的协调孕妇分娩,降低子宫收缩的苦楚,缩减分娩过程,确保平稳地孕妇分娩,降低剖宫产的病发率。

1.3诊断指标

仔细观察2组病人对护理管理工作积极性;仔细观察2组产后妈妈开宫口时间段,娩出时间段,胎盘娩出时间段,总产程时间,产后妈妈疼痛分级,产后妈妈消极情绪评估。结果显示:剖宫产率、产后妈妈产后抑郁症病发率及新生儿缺氧病发率明显高于常规组。选用数据可视化痛感评定量表评估孕妈妈的疼痛分级。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SPSS 17.0作为主要数据信息,以±标准偏差(x̄±s)表达,2组间的对比选用t检查。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达,2组间进行对比,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显

2.12组产后妈妈对护理措施总满意度的对比:观察组产后妈妈对护理措施的总体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常规组,差异性有统计意义(P0.05)(表1)。

表1  2组产后妈妈对护理措施总满意度的对比(例)1.png

2.2  2组产后妈妈宫口扩张时间段、娩出时间段、胎盘娩出时间段、总产程时间的对比:观察组的宫口扩张时间段、娩出时间段、胎盘娩出时间段、总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性有统计意义(P<0.05)(表2)。

表2  2组产后妈妈宫口扩张时间段、娩出时间段、胎盘娩出时间段、总产程时间的对比(x̄±s )2.png

3、讨论

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孕妈妈的精力、精神面貌和胎宝宝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关系。绝大多数产妇怀孕期间也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例如紧张、担心等,这会对产后妈妈的心率、血压、呼吸等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这样可以增强对分娩的认识,让她们有一个好的心情去面对新的生命。此外,在产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为产妇提供情绪上的支持,让她们得到鼓励和慰藉,从而增强她们对分娩的信心,增强她们的产程的协调性,这对于胎儿娩出、缩短产程、缓解分娩疼痛、降低围生期母婴不良事件有很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常规组选用表面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常规组;宫口扩张时间,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总而言之,心理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地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增强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任丹;张洪波;薛松梅.心理干预在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2022(02)

[2]陆镜明;陈晓媚;陈彦霞.助产士产前门诊联合心理护理在胎膜早破孕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1)

[3]王灿辉;罗丽琼;刘征;赵利莎;黄翠莲;曾志敏.助产士心理护理结合膳食干预对瘢痕子宫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19)

[4]钟庆红;叶丽萍;钟赛春.心理护理联合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