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细节思维思想管理对心内科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300例心内科患者,将其按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50例),采用细节思维管理理论进行护理;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中出现的并发症、坠床等不良护理事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细节思维的原则,对心内科病人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并发症和护理失误的情况出现,使病人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康复。

随着医改进程的推进,心内科十四项核心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实施,使心内科的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根据护理部的目标管理,所有临床护理工作都达到了标准。在本研究中,使用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可以提升心内科护理的品质,并在不断的改善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缺陷和医患纠纷,提升病人的满意度,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并提升危重病人的护理合格率。然后对心内科护士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进行了强化,临床思维意识进行了培养,对护理流程进行了优化,从而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和基础护理质量,为心内科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持续不断的临床实践经验,最终实现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本院在心内科病人的诊治过程中应用了这一护理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择了我院收治的300例心内科患者,将其按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运用细节思维管理理论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每组150例。对照组男性82名,女性68名,年龄23-86岁。观察组75名男性和75名女性,年龄23-84岁。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在本次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只选用常规的方法去开展护理,而观察组则按照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去进行各类护理措施。主要细节主要有以下:制做一张规章制度流程表或画册,规定护理人员一致按标准去执行,这样就能减少实施的偏差,同时也可以把服务语言表达规范化管理,让患者体会到我们的贴心服务和关心。对交接班护士的具体位置、沟通交流标准语、交接班次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每一种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对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了详细说明。对于病人心理健康问题,则可以在房间里解决。

当遇到新危重病人移交时,将要运用注射泵。与此同时,患者同样是交接班的关键点,接班护士需要掌握泵入速度,注射泵余量交接,然后进行每个班查验注射泵功能等,保证特殊性药物精准给药。因为现在还没有应用避光头皮针和避光留置针,因而,我们在选择避光输液器,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避光套,用来对头皮针和留置针露出的部分进行遮光,这样可以让需要遮光的药物起到更好的遮光作用。

使用注射泵的患者护理:对于新患者或病情变化的患者,要在10min内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按照血管活性药物医嘱要求的血压范围及患者的主诉,在5~10min内调泵、记录并测量血压速度一次,这样才能尽快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冠脉供血供养、减轻患者症状。

护士长要熟悉每一种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同时要熟悉每一种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要知道每一班的工作流程中存在的缺陷,或者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还要感受到护士的工作量和操作上的弊端,这样才能对工作流程和工作分配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各项工作得到持续的改进。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工作。护理日志不但关系到护理工作的完成,而且反映了病人的康复状况。这对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做记录的时候,要做到简洁,没有空白点。心内科的病人在平时的治疗中,一定要用心电仪来严密的监测自己的心率,这样才能避免在治疗的时候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在安装心电仪器的过程中,心电仪器导线的盘绕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仪器的运行速度,因此,我们要在细致入微的思想管理中,不断地改善导线的排列方式,做好分线步套,使每台仪器的运行平均缩短1分钟的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都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是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14例(9.33%)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28例((18.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P<0.05)。观察组中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67%(139/150)和64.67%(97/150)

3讨论

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护理人员提出了层层责任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的潜能进行系统的开发,并对其他人员、设备及护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应用,一切从病人出发,保证质量的服务过程和工作过程,从而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近年来,细节思维的思想已逐渐渗入临床护理工作。提倡从护理单证书写,交接班、标准化护理程序等多个方面来提高护理质量。在医院的管理中,护理是最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与病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尤其是心内科的病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对提高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作用,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制定风险的预防和应对计划;注重细节管理,提高了风险护理意识,并积极积极查找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寻求解决办法。加强患者与医生的沟通,减少了危险因素,提高了患者的服务水平,同时也使患者在普外工作中有了更好的形象,值得在各科室和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韦月兰;冯肖玲;罗连平;邓小清.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09)

[2]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李月红;吴红斌.中国现代医生,2020(32)

[3]心内科护理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应用体会研究[J].朱尔雅.人人健康.2019(18)

[4]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运用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吴萍心理月刊,2020(05)

[5]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晏春霞.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50)

[6]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刘鸿雁;刘海舟.中国卫生产业,2019(02)

[7]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J].张艳丽.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01)

[8]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姜艳艳;余小妹;周莉.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