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模式
DOI: 10.12721/ccn.2025.157022, PDF, 下载: 42  浏览: 485 
作者: 刘艳丽
作者单位: 山东省博兴县兴福镇中学,262510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教学创新
摘要: 人们的思想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导者,若所持有的教育理念仍旧停留在过去,所实施的教学方法又不具新颖性,势必不会令学生产生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会使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受到阻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也必将会幻化为泡影。而本文将会对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一番阐述说明 ,还希望对广大同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带来有利影响。

物理是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而学生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引。

一、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随着物理知识储备的不断丰富,学生必然也会认识到实验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在传统时期的教学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意识到实验的价值,所以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状态接受知识的传输。基于此,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自信心从而提 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课为例,首先,教师可将课题进行板书,要求学生做三个简单的实验,分别是用手抖动书页、用手拨动塑料尺、用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从而,在实践操作中令学生感受三个发声的物体都在“动”,于是要求学生重复做这三个实验,认真观察并思考这些发声体"动”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然后,继续根据教学目标带领学生做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最后,为学生介绍了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原理,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做了归纳整理,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收获。这样一来,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产生了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充分增强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导入合理问题,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相比较于传统时期,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是按照考试大纲实施题海战术,令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最终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目前,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总是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导入,这样可以点燃学生探究欲,期望所取得的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在理想范围内。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师,要懂得导入合理问题,使学生以一个思维充分活跃的大脑参与学习过程,以求促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浮力》这一节为例:首先,教师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其提问:“木头被压入水中,放手后要上浮,铁块在水中要下沉,而潜水艇在水中极为自由,那么物体是怎样实现浮与沉的呢?”此时不仅引入了教学目标,也使学生的大脑思维充分活跃了起来。然后,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思考物体的浮沉与其受力的关系,帮助学生探索出物体的浮沉与其密度及液体密度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继续通过提问,让学生以活跃的思维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再安排学生交流探究问题的体验。这样一来,通过导入合理问题,充分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了学生研究科学知识的能力,优化了学生的解题水平,切实达到了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显著提高,如今已经不再是教育资源匮乏的时期,而多媒体技术的教育价值也已经被广大教师充分挖掘,并以实际行动发挥得淋漓尽致。基于此,作为信息化时代下从事初中物理教师这份职业的一员,要有对新鲜事物的充分了解,从而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媒介作用,应用直观情境来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趣味性,以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构建精彩的初中物理课堂。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压强》这一节为例:首先,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动画,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下感受压力的存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融合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从对比的角度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跟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现象,从而引入压强的概念,结合实际问题助力学生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之后,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进一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媒介作用,帮助学生归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与学生共同回顾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自行整理出学习重点,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感受。通过应用直观情境授课,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教育价值,提高了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切实取得了初中物理课堂的精彩绽放。

四、开展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后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认可,而合作学习的开展也成为了践行生本教育的优质方法。基于此,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有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高度尊重,从而将学生划分成能够起到互助作用的学习小组,以求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以较为愉悦的心情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目标。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热机效率》这一节为例:首先,教师要依据对学生物理水平的充分了解,将其划分成合理的学习小组,为学生分发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合作学习,了解这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依据导学案帮助学生建立热值概念,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下,使学生了解热值的表示法和常见燃料的热值,通过提问,让学生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料放热的简单计算。从而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关于问题的交流互动。以同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热机效率,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到热机效率以及热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共同探讨保护环境的方法。最后,教师助力学生归纳重点概念,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合作学习的感受。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倡导了新时期的生本理念,令学生以强烈的课堂参与度了解了热机的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顺利实现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的加强、合理问题的导入、直观情境的应用、合作学习的开展以及生活元素的融入皆是可以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教学方法。但是细水长流,在时代的发展中还有更多优质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基于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的一份子,要始终有不断学习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让自身的教学思想融合于时代,从而创新出更多如以上具有可行性的方法,让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喜爱程度越来越深,最终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达到促进学生多方面进步与发展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燕.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实践作业设计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11):27-28.

[2] 冯银中.论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智慧,2021(09):7-8.

[3] 何芸.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考试周刊,2021(2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