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核电设备采购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国家发展和电力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就是核电,因此,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加强核电能源的管理,重视采购核电设备工作。在进行核电设备采购的过程中,采购的风险管理也会对核电站的建设和施工进度造成影响,所以,在采购核电设备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做好风险管理,从而推进我国核电站的建设,推动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我国能源实际的供需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对核电发展规划进行阶段性的设计,并应用到具体的核电机组建造工程中。当前在核电项目的建设和施工中,核电设备的采购环节非常重要,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有效管理核电设备采购工作。在核电设备采购管理中,风险管控是工程项目执行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风险管理在核电设备采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1核电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是为了满足特定项目的需求,管理人员将知识、技巧、工具和技术在与项目有关的系列活动中的运用。项目风险管理是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利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为了对项目风险进行预防和分析,需找出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以达到预防和规避风险的目的。

1.1核电设备采购风险管理

在核电设备采购过程中,所遭遇的风险来自外部和内部,内部风险虽错综复杂,但是通过内部防控基本上是可以防范的,而外部风险尽管非部门自身所能掌控,也仍会通过内因发生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管理风险能力的提升,识别发现采购管理中的不足,把握风险源头,直至切断风险源头。实施风险管理最关键的是识别设备采购全周期风险的辨识,对风险的评估定级,风险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应对方案实施,即将采购计划的整体进行不同阶段的风险划分,并专门设置机构加强日常采购工作的管理,同时对风险监督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1.2核电设备采购管理分析

在核电项目中对核电设备采购进行管理主要是分为业务和管理两大模块,其中的业务模块主要是加强日常工作、市场、进度、成本和档案管理,以及对学习园地、业务标准化和工作规范进行管理,管理模块主要是进行工作台和权限管理。具体而言,加强市场管理主要是对分析的市场管理业务在采购平台和信息化数据库中进行输入,进而对市场信息进行动态、实时掌控,并作为基础数据支持设备的日常采购和管理工作;管理模块主要是对采购风险的管控。对核电设备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是一方面跟踪、预警和处理当前的风险项,另一方面用于风险历史数据的储存、查找,以作为后续项目或其他设备管理上经验反馈的参考。

2核电设备采购管理遵循的风险分析原则

2.1采购各阶段的风险防控

1.潜在供应商评审阶段的风险防控。采购部门针对核电设备潜在供应商进行全面调研,可建立由采购部门、质保部门、技术部门组成潜在供方调查小组,建立评价数据库,之后动态更新,这样对于核电采购日后对供应商评审、招投标管理、降低成本、供方选择及后续合同履约、核安全相关设备安全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

2.招评标阶段风险防控。由于供货方综合实力良莠不齐,现在民用核电建设又普遍采取公开招标的模式,对于核电设备采购,建立健全合格供方数据库,在评审合格的有资质核电供货厂家中选择供方是降低合同风险的重要措施。

3.合同履约阶段风险防控。核电采购的物资合同履约时间很长,这个阶段有很多潜在风险,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动,厂家资质主体发生变化、技术力量变化等问题都会给合同执行带来风险。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要重视合同主体的审查、合同当事人的身份和资格是直接关系到合同是否有效、能否履行的先决条件,对合同主体进行细致调查,才能从源头控制风险。

2.2风险项辨识

在核电设备采购管理中,风险辨识是风险管控中的最重要环节,即在具体采购的过程中,采购人员采用风险辨别的方法来进行全周期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否完整、准确、客观和及时,直接影响项目的管理效果。风险辨识的方法包括:矩阵检查、沙盘推演、头脑风暴等。

矩阵检查是指通过项目横向与纵向的分析,将执行全周期的风险运用矩阵式表现出来,确保风险的完整和全面。在辨识风险项时,需首先在横向将项目执行过程划分为设计提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厂测试、出厂验收和现场服务共6个阶段。每个阶段中数量不等的关键节点,必须作为风险项管理。而完成每个关键节点的各项先决条件,则会基于:

1) 以往项目经验;

2) 供方信息及特点;

3) 当前项目双方的合作情况,从中挑选部分项作为风险子项管理。

同时在纵向,根据风险项的驱动因素,将风险项再进行分类。过横向和纵向的仔细分解和筛选,确保风险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沙盘推演:源自西方军事上的战争沙盘模拟演练。在实际采购执行过程中,就是通过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实际执行过程,借助同行专家的经验和智慧,进行贯穿全项目周期的预演和分析。

头脑风暴:是指工作小组人员在正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气氛中以会议形式进行讨论、座谈、打破常规,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

2.3风险项数据库

辨识出风险项,通过数据库进行管理,主要两个方面,一是跟踪、预警和处理记录风险项;二是用于风险历史数据的储存、查找,以作为后续项目或其他设备管理上经验反馈的参考。风险数据库应对各类风险项在实际发生前、中、后的部分关键数据进行记录。

2.4风险的分析与定级

风险项数据库应进行定级分析,以便方便管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合理使用管理资源。不同级别的风险,在预警指标和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上不同。

2.5风险预警

良好的风险管理,应充分体现“事前管理”的理念。从风险辨识出至实际触发,期间会设置报警指标,以实时监测风险的触发,体现风险触发前的征兆,为实施风险应对方案提供必要的缓冲时间,尽量减少风险触发后对项目造成的直接冲击。

3核电设备采购中风险应对方法

3.1风险控制

为了加强对核电设备的风险管理,首先需要做好风险控制工作。第一,在采购核电设备时,采购团队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采购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第二,相关单位需要与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通过查找风险源头,采取相应的手段去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及后果,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3.2风险规避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基于前期项目经验或在项目进展时提前发现的,并且可以采用手段进行消除的风险。

3.3风险利用

为了加强对核电设备采购的管理,反向思考,在解决当前风险的过程中,利用机会,减缓或消除其他风险。

4核电设备采购中风险应对方案

为了加强对核电设备采购进行风险管理,相关单位还需要确定好采购核电设备的风险应对方案。具体而言,首先,可以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经专项工作组和风险管理小组讨论后,再确定实施;其次对于某些特定的,无论什么项目中都必然存在的风险,可根据经验的积累形成一套有效的应对方案。最后对核电采购的风险管理形成一套应对机制,对风险的转换和衍生进行了考虑,该部分工作在风险升级的适用性分析中体现。

4结语

总之,在核电工程项目中加强对核电设备采购环节的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其能够系统整合项目的采购环节。在具体的设备采购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采购管理,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核电项目的采购效率,重视并及时发现并解决核电设备采购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应用风险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核电工程项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所义.核电站设备采购管理的探讨与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5):23.

[2]刘学贵,史莉君.核电设备采购风险管理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6):10-11.

[3]刘健龙.核电工程设备采购与监造管理浅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