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很好地体现了电影的艺术真实。从电影符号学来看,“艺术不是一个真实的符号表意,而是一个‘大家均知其假而一同暂且当真’的作伪表演。但是,悖论的是,虽然框架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却不仅可以,而且必须镶嵌着一个可信任的正解表意模式,即‘诚信意图→可信文本→愿意接受’。”[1]电影《霸王别姬》的框架主要由戏曲、爱情、历史三个成分有机构成。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可信任的正解表意模式,共同构成了《霸王别姬》中的艺术真实。
一、电影艺术真实中的戏曲
京剧《霸王别姬》是电影中出现最多的戏曲,是电影中的核心戏曲。该剧讲述了虞姬在经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项羽作《垓下歌》之后,她拔剑自刎不想拖累项羽的故事。其中,台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反复出现,暗示了程蝶衣和段小楼两人之间的悲剧爱情,程蝶衣最后与虞姬同样的悲剧结局。段程二人第一次同台合作是戏班给张公公唱戏。当关师傅祝张公公寿比南山时,接着出现了一句戏词“只害得众百姓痛苦频连”。这里表示出张公公鱼肉百姓,害人不浅。后面戏词是“大王回营啊。大王。此一番连累你多受惊慌。”这里暗示了接下来程蝶衣被张公公猥亵的情节。第二次同台合作是当段程成名之后。唱词“此一番连累你多受惊慌。”又再次出现。唱完这句后,画面一转出现了袁四爷。这里暗示了接下来程蝶衣被袁四爷玩弄的情节。段程二人第三次同台合作,唱词为“定是刘邦得了楚地……依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了。”此时台下的菊仙站起身来正好处于段程二人当中,暗示她就此要介入二者之间。这里也暗示段小楼的心会被菊仙夺走,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段程二人将不会同台演出。段程二人第四次同台合作,唱词有一句为“如此妾妃献丑”。程蝶衣因为之前抽了大烟伤了嗓子,这一句没有唱好。台下的人民子弟兵们虽然没有听懂但还是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并没有像之前的国民党士兵那样不尊重戏曲演员。这为后面程蝶衣戒烟作了情节铺垫,同时暗示了当时的京剧越来越没落的局面。段程二人第五次同台合作,唱词为“大王,快将宝剑赐予妾身……千万不可”。这表现了程蝶衣最终自刎身亡的结局。
电影《霸王别姬》中的戏曲,是艺术真实中的戏曲。影片将戏曲与电影结合起来,采取“戏中戏”的模式,利用戏曲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氛围。《霸王别姬》就在戏曲艺术和现实生活的虚实相间之中,带给观众别样的审美体验和人生思索。
二、电影艺术真实中的爱情
“原著《霸王别姬》以‘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为开头,然而在这个宏大的故事中,最有情有义、对感情最为执着和渴望的却是作为妓女的菊仙和作为戏子的程蝶衣。”[2]段小楼一人无心,却让两人入了境。
程蝶衣在戏曲上是出色的,但在爱情上是失败的。年幼的程蝶衣因出身不好,初入戏班时受人歧视。只有师哥段小楼照顾他。他也便开始关心师兄。两人经常一起搭戏,段小楼饰演霸王,程蝶衣饰演虞姬。随着程蝶衣对戏曲越来越投入,也对段小楼越来越痴迷。成名的程蝶衣风华绝代,一颦一笑都让人着迷。他越发喜欢段小楼,亲自为段小楼勾脸、擦汗。段小楼感受到程蝶衣对自己产生了爱情,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婉拒了程蝶衣。“蝶衣,你可是不疯魔不成活呀。唱戏得疯魔,不假,可要是活着也疯魔,在这人世上,在这凡人堆里,咱们可怎么活呦。”当段小楼揭发检举程蝶衣的时候,程蝶衣明白段小楼已经不是霸王。程蝶衣最后穿虞姬的衣服,画虞姬的妆容,以虞姬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菊仙起初在爱情上是成功的,但最终在爱情上是失败的。菊仙是敢于争取自己的爱情的。她在段小楼替她解围的时候喜欢上了段小楼。段小楼当时也是喜欢菊仙的,他一句“今儿个不是咱俩定亲的喜日子吗”让菊仙芳心暗许。菊仙是敢于维护自己的爱情的。当段小楼被日本人抓走后,菊仙能够委曲求全,去求程蝶衣帮忙。当段小楼被关师傅打时,菊仙能够出言维护丈夫。当段小楼被国民党士兵殴打时,菊仙不顾自己的身孕想去保护段小楼。当段小楼与菊仙划清界限的时候,菊仙明白段小楼已经不爱自己了。菊仙当年脱鞋离开花满楼,最后又脱鞋离开段小楼。她光着脚进段家门,又光着脚出段家门。
电影艺术真实的表现之一是精神心理的情感真实。爱情作为情感的一种,肯定是电影艺术真实所要表现的对象。电影《霸王别姬》通过程蝶衣、菊仙、段小楼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展示了电影的艺术真实。
三、电影艺术真实中的历史
电影《霸王别姬》在每个历史片段上都安排了字幕来提醒观众。观众通过字幕直接就能知道影片现在是在哪个社会环境中。字幕本身也能反映社会环境的不同和历史的变迁,如繁简字的使用、北京地名的变化等。电影中的社会环境塑造不仅要依靠字幕,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画面和声音。社会环境真实与否与它所展现的画面、声音密切相关。在1924年中,电影展现了老北京的集市风貌,各式各样的买卖,各种各样的吆喝。茶汤、老刀牌香烟等,既有北京特色,又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物品。电影此时是黑白镜头,直到段小楼挨打时才逐渐变为彩色镜头。在1945年中,电影展现了戏班喜福成众人是悲伤的,因为关师傅去世,戏班解散。与此同时,其他人却是喜悦的,因为日本战败投降。在1949年中,电影展现了民众夹道欢迎解放军进入北京的场景。画面出现了陕北艺人和解放军的身影。挥旗声、欢迎声不绝于耳,连乐曲都是欢快的。电影这样安排画面和声音,是在符合历史的情况下将社会环境与电影内容联系起来。
电影《霸王别姬》表现了从1924年到1977年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展示了各色人物的悲欢离合,表现了混乱时代里人们的生存状况,透射出电影艺术真实中的历史。历史本来是客观的,属于生活真实,但历史进入电影后就会带有主观性,成为艺术真实表现的对象。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视听艺术,电影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可以透过生活的表层来展示生活的内蕴。但电影艺术还是艺术,它是要超越生活真实的,是要主动创造假定性情境的。电影《霸王别姬》就很好地诠释了电影的艺术真实。其艺术真实就体现在它的框架当中,体现在戏曲、爱情、历史三部分当中。
参考文献:
[1]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272.
[2]刘靖云.论电影《霸王别姬》意蕴的多义性[J].绥化学院学报,2019,(12):81-84.
作者简介:尹浩文(1997—),男,汉族,甘肃省武威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