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辅助交流发电系统具备提供三相交流电源的能力,当主交流电源系统满足不了飞机上的用电需求或发生故障时,可向飞机用电设备或重要用电设备供电[1][2]。辅助交流发电系统由辅助交流发电机、发电机控制盒和电流互感器组成[3]。
某型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交流发电机控制盒不发电故障,若交流发电机控制盒出现故障可能会造成机上交流电容量不足,甚至影响飞行人员和飞机的安全[4][5]。
1 故障现象及原理分析
交流发电机控制盒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闭合发电机开关但发电机不发电问题,造成系统无电压,不发电故障电路简图如图1所示,初步分析可能存在以下问题:(a)交流发电机控制盒供电电路存在故障,可造成机上不发电、发电延迟的故障;(b)交流发电机控制盒内部励磁绕组供电回路存在故障,可造成机上不发电故障;c)MCU控制电路存在故障,可造成机上不发电故障。
图1 不发电故障原理简图
交流发电机控制盒内部供电电路主要由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和电容组成,测得变压整流输出端的电压满足规定的设计要求。故可排除交流发电机控制盒供电电路故障问题。
励磁绕组供电回路由三相永磁机通过V3~V8整流二极管、C4电容、常开触点K2-1组成,其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 励磁绕组供电回路
在电压输出端1测试时,测试电压为0V,说明K2-1触点未吸合,K2继电器未动作,K2继电器受MCU控制电路控制,故障可能由MCU控制电路引起,初步说明MCU控制电路存在故障,引起MCU控制电路失效故障的模式有以下三种情况:
(a)MCU供电线路故障,可引起MCU控制电路失效故障;
MCU供电线路由K1继电器、C2、C3、C6、C7四个电容、N1三端稳压器组成,其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 MCU供电电路图
对输入端2提供28V直流电,经多次测量,测得C2电容的正端电压出现瞬时衰减,不能持久维持28V,输出端在此过程中测得的电压3.07V,不满足电路设计要求和CPU芯片需要的5V供电要求,通过对电路图和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可判断CPU供电线路电路故障是由K1继电器失效造成的。
(b)控制芯片及外围电路故障,可引起MCU控制电路失效故障;
对输入端2提供直流电,并将K1继电器触点K1-1短接,检测控制芯片供电电压为5.01V,CPU程序运行正常,控制芯片及外围电路按照程序要求执行,可排除控制芯片及外围电路故障问题。
(c)MCU控制执行电路故障,可引起MCU控制电路失效故障。
对输入端2提供直流电,并将K1继电器触点K1-1短接,按下自检按钮,执行自检测程序,CPU控制执行电路程序要求可靠执行,同时对输出端1进行测试,测试电压为62V,说明K2继电器已闭合,K2继电器受CPU控制电路控制,可排除CPU控制执行电路故障问题。
针对K1继电器失效的问题,经实际测试,在输入端2电压为28.0V,测得闭合开关,其经过继电器K1-1触点瞬间最大电流为19A~26A,持续时间为190us~312us,由于多次上电操作,其瞬间大电流对继电器触点的累积效应,造成了继电器触点烧蚀失效。
综合以上分析,发电机控制盒不发电的原因为K1继电器第一路动簧片与常开触点之间过流烧蚀后,导致两者之间接触不良, 造成MCU控制电路失电,从而使得励磁供电回路中的K2触点未闭合,励磁绕组无励磁电流,造成闭环发电机开关后,不发电现象。
2 电路改进
交流发电机控制盒不发电故障是由K1继电器触点烧蚀导致的,K1继电器触点烧蚀原因为电路每次启动工作时,瞬时大电流流经K1继电器触点,长期的累积效应造成的,电路设计存在缺陷,在保证交流发电机控制盒性能的前提下,遵循改动量最小,安装简便的原则,对电路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由于交流发电机控制盒正常工作时,其供电来源是由发电机永磁机通过变压整流后提供,将C5电容容量增大至100uF,可在供电源头预防扼制低频干扰,降低C2电容容量与C3电容容量,将电容C2改为与K1线圈并联,与原来在电路中的作用一致,但可减小对K1-1触点的电流冲击,保护K1-1触点。在电路中增加R1和R2电阻,对瞬时电流进行扼制,也对机上发电开关器件进行限流保护,增加R3电阻为电容C5提供泄放回路,增加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18、稳压管V19可提高稳压器N1的环境适应性。同时,对电路中的比较器的供电端增加0.01uF的瓷介电容,提高产品抗干扰能力。
图5 改进后的电路图
3 结论
交流发电机控制盒出现不发电故障,经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控制盒内部MCU供电电路设计缺陷,使得K1继电器触点长期反复流经瞬时大电流后,累积效应引起的烧蚀故障,从而使得控制盒内部MCU控制电路失电,导致励磁绕组中的K2继电器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的。通过对MCU控制电路进行改进,减小滤波电容容值,改变电容连接方式,增加限流电阻及瞬态电压抑制管等保护措施,可解决因K1继电器触点烧蚀而引起的不发电问题,并提供MCU供电电路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刘红亮. 交流电源系统转电故障分析[J]. 设计与研发, 2018.
[2] 孟欣, 邱智, 司剑飞. 飞机交流电源系统故障分析模型仿真研究[J]. 飞机设计, 2018.
[3] 赵博研, 孙奕威, 董振华. 飞机交流电源系统的控制保护技术[C]. 第八届民用飞机航电国际论坛论文集, 2019.
[4] 宗宏钧. 飞机交流电源系统(控制与保护)[D]. 贵州大学, 2007.
[5] 朱新宇. 飞机交流电源正常供电转换中的不中断转换技术[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