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特征与矿井水害防治对策
DOI: 10.12721/ccn.2023.157032, PDF, 下载: 137  浏览: 1470 
作者: 柯柏明
作者单位: 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437100
关键词: 水文地质特征;矿井水害;防治对策
摘要: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物质资源的强大支持,而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质资源,是经济社会得以发展的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煤炭的安全生产和科学开采上。因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立足于对水文地质特征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来对矿井水害展开有针对性地解决和处理,进而通过防治对策的积极落实,来保证煤炭资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在降低采矿工作风险系数的同时,还能提高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其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水文地质特征的相关概述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矿井水害发生的原因,从而更深层次的探讨相关的防治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在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前言:对于矿山来说,一旦出现了矿井水害,不仅要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为了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应对矿井水害的发生原因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守护和保护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1-2]

1. 水文地质特征相关概述

1.1水文地质的评价标准说明

在对矿山水文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了解时,应在立足于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借助各种现代化技术,来完成相应的评价工作,以使该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在对矿山的水文地质特征有着一定的了解之后,还需要借助相关资料的收集,来为后续矿山生产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数据,以确保其开展的安全性。

由于矿井和地下水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以矿山工程的角度上来看,应在立足于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来完成相应的分析任务。首先,在进行矿井的建设时,应对地下水的水位深度以及其对钢筋水泥的腐蚀程度进行明确。其次,如果矿井的建设选择在各种土质与岩层之上进行时,还需进一步明确地下水对土体、岩层等方面的影响。再者,在进行矿井建设时,一要做好实时准确的测算工作,二应在实际的修筑过程中,做好相应的估算工作,以明确承压含水层的水冲力作用。最后,在进行正式的施工建设前,应充分考虑人为活动的因素,进而通过科学的渗透,合理的富水测试管理,来更为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水文地质的评价标准。

1.2水文地质的评价方式分析

由于我国有着广阔的疆域,所以各个地区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当然水文地质条件也不例外。所以对于有些地区来说,气的水文地质条件并不复杂,而对于有些地区来说,其的水文地质条件却并不简单。所以通常情况下,应借助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还明确该区域内地下水位,河道侵蚀的高层基准面与水文要求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在进行相关工作时,有时会因为岩石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岩石产生了不同的性质,进而导致其在外形,强度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物理性质的改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矿产生产工作的安全性,所以这就需要借助管理手段的强化和制度的完善,来开展更为科学的勘察工作。

2. 矿井水害发生的原因

从矿井开采工作的特征来看,其不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这不仅加大了地质灾害的防治难度,还会影响矿井水害的科学治理。而通过对矿井水害发生原因的综合分析,我们将其形成的原因,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进行矿井建设时,普遍存在事前准备不充分的问题。这是因为由于对矿井建设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导致最终的矿井选择工作过于盲目,从而加大了矿井水害的发生概率;第二,开采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就使得其需要在立足于对水文地质特征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来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勘察,但是由于相关人员对这一环节的忽视,使得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并不高。第三,是对地表水没有进行科学处理。一旦此环节没有做好,那么在遇到持续降雨的天气时,就会使得地面的积水越来越多,那么随之而来这些积水就会涌入到地下井的内部,进而造成矿井水害。

3.矿井水害的防治对策

3.1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

任何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专业人员的鼎力相助,所以不管是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还是煤矿的科学开采,都离不开专业的工作人员。而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应通过开展定期的培训活动,来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而积极宣传水害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强化相应的应急能力,来使他们更好地胜任相关工作。不仅如此,相关人员在进行煤炭的开采工作之前,还应通过详细地记录,全面的了解,科学的勘测,来强化防范力度和应急水平,以在最大程度避免水害的发生。

3.2完善管理体系

除了专业人员的支持以外,当前也需要体系制度上的保障。首先,在进行煤矿的开采工作时,应通过管理体系的完善,管理力度的强化,来提高实际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进而通过规范相关人员的施工行为来避免盲目开采等现象的发生。其次,应通过积极引进技术和购入设备,来提高水害的防治技术水平,进而借助对监控设备的合理运用以及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来避免水害事故的发生。

3.3对雨季地表水的防治

面对连续降雨的天气时,应做好雨季地表水的防治工作,这是实现地表水科学治理的关键。所以对于相关人员来说,应通过修建和完善相应的排水设施,来有效防止地下水进入到矿井内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组建专门的防治应急小组,来更为科学地开展雨季地表水的防治工作,进而借助防治措施的积极落实,来避免矿井水害的发生。

3.4运用堵截的方法治理矿井水患

堵截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相关的材料来对出水的位置和通道进行围堵。而借助此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将水拦截住,还能及时的隔断水源,以避免其接近施工人员和当地群众。而该办法也因为自身显著的治理效果,使其成为了当前该领域比较常用的一种防治措施。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可以借助对水闸墙和水闸门的有效建设,来对水流的实际速度进行科学控制,以避免矿井水害影响和波及范围的扩大。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煤矿的科学开采,就应对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科学地分析,以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矿井水害的相关问题,进而通过应急能力的提高,防治对策的落实,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3]

参考文献

[1]赵国鹏.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及地下水害防治措施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507(15):169.

[2]秦波.刘家沟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水对策[J].山西建筑,2016,42(1):94-95.

[3]李可,刘萍,芦庆和,等.顶底板裂隙和老窑采空区涌水的水文地质分析与防治水对策[J].煤,2015,2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