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浅析
DOI: 10.12721/ccn.2022.157063, PDF, 下载: 218  浏览: 2099 
作者: 游金琳
作者单位: 宜黄县神岗学校,344400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摘要: 古诗词内涵丰富,立意深远,意境开阔,在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多个方面,探索语文古诗词教学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思想情感深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素材,也是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涵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已成为一线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语文教材选编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一、巧设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艺术珍品,对现代学生来说,面对这一历史久远的古诗词,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此,要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好奇,便要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导入,拉近古诗词与学生的认知距离,为更好地学习古诗词铺路搭桥。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前奏曲的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古诗词教学同样也要重视运用巧妙的导入艺术,使学生在这一精彩导入下,能愉悦开启学习古诗词的历程。如教师采取情境导入法,每一首古诗词读都寄托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读懂学会古诗词,并与诗词中蕴涵的情感产生共鸣,则需要创设适宜的情境,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词中的情感世界。运用情境加以渲染,从而为学习古诗词定下情感基调,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古诗。如学习《忆江南》这一古诗时,通过播放有关江南特色的风景图片,再加上教师富有诗情的生动语言描述,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学生也自然而然进入到这一江南的诗情画意中,从而为整个课堂的开展埋下良好伏笔。又比如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拨动学生心弦。学生爱听故事,喜欢新奇的事物,通过故事引入,使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被调动调动。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导入环节将诗文内容与故事进行融合,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古诗文的内容,如讲解《望庐山瀑布》古诗时,学生无法与作者的情感做到共鸣,也缺乏认识诗中所描写的庐山瀑布的宏伟壮丽。此时,教师可利用故事性的语言介绍这一内容,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也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

二、吟诵古诗词,增强理解能力

吟诵是诗乐传统的核心,更是对中国文化精神进行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吟诵,使学生越来越精确地理解词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吟诵古诗词既是理解古诗词内容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品味古诗词意蕴的关键方法。小学生的理解力及逻辑思维力度都有待提高。而吟诵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韵律之美,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吟诵时间,让学生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揣摩诗人情感,体会诗人创造这一古诗的思想情感,体会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以及深厚内蕴。

而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吟诵曲调后,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声音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以及走入创作这一古诗词的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带领学生积极展开想象,边吟诵边想象诗词中所描述的具体画面,想象作者在创造这一诗歌时的具体情境。可借助背景音乐,使学生通过或轻快愉悦,或低回沉郁等的曲调吟诵,将蕴涵情感的古诗词深刻印在学生心中,拨动学生情感心弦,与作品产生共鸣。当然,学生进行吟诵时需字正腔圆,才能真正感受古诗词韵味。教师通过普通话的吟诵,带领学生对字音进行吟诵,再掌握整首诗词的字词发音,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汉字音节的优美,通过吐字清晰、圆融腔调的吟诵,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古诗词除节奏鲜明之外,还有押韵的特色,使诗词充满了风韵。这一诗词的韵味则体现在韵尾发音,能带给人荡气回肠之感。词还具有其鲜明的节奏感,在吟诵时要掌握好节奏规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诗句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其对诗词中的语言的感受力。反复吟诵,使学生逐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加深理解,逐步感悟古诗词的节奏以及韵律美,也能加深对作者创造这一情景的深刻体会。不断吟诵能掌握吟诵的曲调,也就是把握好这首诗的感情基调。通过动挫音节、铿锵节奏,感受诗人情感的起伏波动,通过运用腔音深刻体会诗歌的余音绕梁之韵味,品味诗人的深厚感情,由此,在反复吟诵中想象诗人所创造这些情境的情感,不断领悟诗意,丰富体验。通过诵读达到情感共通,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古诗词所描述的内容。

三、赏析古诗词,提升人文素养

在古诗词教学中,赏析这一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引领学生学会欣赏、品悟古诗词,帮助学生汲取古人的智慧结晶,增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同时,身体力行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传统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讲解古诗词,让学生机械背诵,简单抄写,却忽略了对古诗词的品悟与赏析,导致古诗词教学乏味,其教学价值与美学价值都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因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赏析教学应成为重点部分,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诗词,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古诗词的美妙韵味。创设适宜情境,提升学生品读以及赏析的能力。古诗词教学并非单纯地背诵默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古诗词,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使学生能迅速融情入境,更好地把握诗词的节奏与韵律,不断提升赏品读、赏析能力。在这一古诗词赏析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的应用,营造合作讨论、互助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实现进步与发展。如,教师以“月”的这一意象为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月”的古诗词,使学生调动自我能动性,在小组合作方式下,共同集结智慧,一起突破生字词的阻碍,对古诗词的内涵加以探索。在课堂上充分给予小组讨论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敢于表达各自的想法与看法,从而体会不同作者如何创作“月”的古诗词,体会不同的情感表达。在这一良好赏析氛围的营造下,教师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分析探究,将问题具体化,最后各小组对本小组所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教师加以总结性点评。古诗教学中通过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敢说敢想,深入了解文本,并站在不同角度对古诗词进行赏析,由此也加深学生的记忆。而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感悟、思考、赏析,不断促进其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增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共同感受古诗词带来的无限魅力。通过多角度地对古诗内涵的赏析,也让学生感受学习古诗词的快乐与愉悦感。

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灿烂夺目的瑰宝。古诗词不仅语言优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意味隽永,蕴含深刻的哲理。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古诗词教学的四个维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与传统美德。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置于重要位置。要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古诗词的精深与唯美,使他们通过学习古诗词,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益斌.古诗词教学如何激发审美自觉[J].宁德师专学报,2019(03).

[2]廖仲明,江玉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激趣尝试[J].小学教学参考,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