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综合保障体系分析
DOI: 10.12721/ccn.2023.157052, PDF, 下载: 132  浏览: 1321 
作者: 王飞
作者单位: 海装沈阳局驻大连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116001
关键词: 舰船;综合保障体系;分析
摘要: 随着新时期技术的发展,有效的研究舰船综合保障体系是必要的,作为相关技术人员,要全面加强舰船综合保障体系的研究能力,通过实践分析,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从多方面探索了舰船综合保障体系的建设方案,希望分析能进一步提高舰船综合保障体系研究能力。

舰船综合保障体系是保证舰船稳定运行的关键,如何提高舰船综合保障体系建立水平,需要技术人员深入工作实际,科学的总结更加完善的技术方案,加强舰船综合保障体系管理与优化能力,从而为舰船综合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有效技术保证。

1舰船综合保障体系的技术应用

1.1保障特性设计技术

可靠,保障、测试、安全,环境、分析与试验验证等,这些都是舰船装备设计研究中的主要技术,也就是在研究的时候以提高可靠性,有效减少维修难度,提高测试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融入装备保障特性设计和总体性能的设计,达到特性与装备性能的全面优化,从而全面提高装备保障特性的水平,确保舰船装备保障的便利性。

关于舰船保障特性,在实际设计的技术当中,装备研究比较早的就是可靠性能,维修能力以及保障性能,能够虚拟维修设计与验证技术,确保方案的有效性生成,在应用方面成熟比较晚。相对而言,较晚的技术就是测试技术,安全技术以及适应性技术,而在装备应用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需要深入探索舰船装备各项技术可用性能的全新方法。目前难点问题主要是集中在舰船装备特点方面,从整体做好特性试验的具体规划入手,并做好不同类型装备保障特性试验和评估技术的准备,从而让装备保障特性得到全面性提高,为装备特性和技战术特性形成一体化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1.2保障系统设计技术

作为保障系统设计技术,本质上以信息作为主导,形成系列保障系统设计技术。第一,保障系统顶层设计技术。该技术是利用保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式,对构建系统运行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第二,综合保障管理系统研制技术。这项技术集成管理器材,物资等保障资源状态的可视化和装备保障信息,让装备保障实现可控制,可追溯效果。第三,技术资料研制技术。该技术以完工文件,舰船基地级修复技术文件等作为载体,为装备保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第四,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通过在线的全方位监测,或者是定期点检测把握控制装备的基本状态,再利用数据监测跟踪装备的发展趋势情况,实时掌握装备的基本需要,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为维修时机和具体范围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持。第五,数字化训练技术。该技术以虚拟VR,以及增强现实AR为基础虚拟训练,作为实际训练的有效性补充,从而提高舰员的综合考核能力。

设计保障系统技术当中,舰船保障系统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型号舰船的应用与维修需要。当前运行的模式还没有完全走向完善化,在分析结果上也没有更加系统化。第一,综合保障管理系统研制,技术资料研制、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都成熟比较晚。第二,虽然综合保障管理系统技术资料的研制,在舰船装备研制过程中应用属于较为广泛化的特点,但是随着装备预防性维修向装备可视化维修的转变,所以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有着越来越好的应用前景。第三,对于新型装备智能化能力的不断提高,致使在自主维修能力上有着比以往要高的要求存在,怎样在舰员培训机制上进行有效结合,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以及提高舰员综合能力成为目前最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3使用与维修保障技术

为让舰船装备的使用和维修保障要求,舰船装备基地修复能力、装备操作的正确使用,故障隐患及时排除等得到全面满足,需要在系列使用程过程中同维修保障技术形成一体化。第一,等级修理保障技术历经多年舰船等级修理工程的有效实践,相对成熟比较晚。第二,使用与维修保障设备研制技术,需要更新舰船装备研制或者是不断进行升级。第三,工程保障支援性技术,维修保障数据管理技术起步也比较晚,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应用已经开始深入化。第四,第一代舰船处于退役时期,其评估和实际分析,封存方法等技术成熟相对都较晚,但是在工艺技术的发展下,退役处置技术仍然处于待完善的阶段。

2建立与舰船总体性能相关的保障体系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技术的更新换代周期为6~8年,也就是说,最新服役的舰船装备在技术上已经落后了一代。海军舰船装备多代并存,新老舰船的作战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难以通过在航舰艇的数量准确把握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给动用海军力量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带来了决策风险。

长期以来,舰船装备的修理目标一直定位为组成舰船的系统和装设备的功能恢复性修理。随着海军对舰船作战使命任务要求的提高,为了使舰船装备尽量处于先进技术状态,研究并建立了与舰船总体性能关系密切的修理声隐身控制技术体系、腐蚀防护技术体系、电磁兼容技术体系、系统协同联调技术体系及结合高等级修理改换装技术体系,实现了舰船等级修理能力由系统和装设备的功能恢复性修理提升至舰船总体性能的恢复与提高。

2.1建立舰船总体性能控制工作的组织机构

编制《舰艇维修声隐身技术专业队运行管理办法》、《舰艇维修腐蚀防护技术专业队运行管理办法》、《舰艇维修电磁兼容技术专业队运行管理办法》、《舰艇维修系统协同联调技术专业队运行管理办法》、《舰艇维修改换装技术专业队运行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建立5支“国家队”的组织机构、职责和工作制度等,从组织上为舰艇维修声隐身控制、腐蚀防护、电磁兼容性控制、系统协同联调及结合高等级修理改换装工作奠定了基础。

2.2建设舰船总体性能控制的技术资料和标准法规体系

编制《舰艇修理前后总体性能(包括振动噪声、电磁兼容性、腐蚀性)测试方法》、《舰艇修理前后总体性能(包括振动噪声、电磁兼容性、腐蚀性)控制大纲》、《舰艇修理系统协调联调大纲》等,论证提出了引进舰艇系统协同联调技术方案和舰艇等级修理改换装方案等,编制了《舰艇修理前后总体性能(包括振动噪声、电磁兼容性、腐蚀性)控制原则工艺》等,建立了舰船总体性能控制技术资料和标准法规体系。

2.3建立舰船总体性能控制物质资源体系

通过开展舰艇管路电绝缘法兰绝缘密封材料及涂料研制、管路系统湿态电绝缘测试设备研发、高效牺牲阳极研制、低表面处理要求涂层筛选优化、舰船武器系统陆上协同联调试验平台建设、舰船总体性能控制工装设施等,建立了舰船总体性能控制物质资源体系。

结束语:

总之,在实践分析过程,舰船综合保障体系的建设要从多方面入手,相关工作开展过程要重视结合舰船综合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舰船综合保障体系,科学的制定更加高效的舰船综合保障方案,从而为舰船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邢彪.武警海警舰船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关键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6):216-217.

[2]薛干敏,高键,黄晶,俞朝春,齐亮.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标准体系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9(12):200-203.

[3]李忠猛.舰船装备维修保障资源规划技术发展研究综述[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40(12):131-135.

[4]杨春辉,王乐,邓明然.舰船技术保障装备体系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7,42(12):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