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实践策略
摘要: 古诗词作品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能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智力获得同步的发展。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念快速形成的年龄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从语言的角度上去讲解作品,更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诗境,引导学生从凝练的语言当中体会到古代人的精神观,让学生在追寻和品味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获得道德水平上的提高,为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感受古诗词文化传递的精神与情怀,理解古诗词文化中蕴含的哲理,丰富自身的情感与文化意识,感受古诗词特有的艺术魅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学习古诗词较为吃力

和其他体裁的文本相比,古诗词作品更难以被学生理解,并且古诗词教学中还经常会出现一字多义、一词多解等问题,导致学生更是容易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深奥难懂的认识,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经常会有教师将古诗词的教学简单拆解成为字、词、句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语言魅力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古诗词作品当中的文化气息,最终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化地学习古诗词。这样,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就会感到十分吃力,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作品中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不深刻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文化学习基础,从而在不断的积累中促使学生获得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小学生从小就和网络有着比较频繁的接触,并且本土文化也在不断地流失,导致学生对本土文化知之甚少,对国外的文化却十分追捧。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本来就少,并且古诗词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要素较多,这就导致学生对古诗词作品的掌握更是难以达到深刻的程度。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积极落实新课改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思想,让教学全面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进行,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建构,主动获取,获得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二)始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导向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借助教学这一平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语言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语言的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让学生朗读古诗、创编古诗的活动。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与相关的思维活动是分不开的,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巧妙设计问题支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让学生在表达、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任何一首古诗都是有意境的,都是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借助意境,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在认识美中鉴赏美,在鉴赏美中创造美。

三、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实践策略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相关学习意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想象和思考。他们眼中的世界丰富而多彩,夹杂着独特的想象。而古诗词以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现实中的万事万物。如何让纸张上黑白的文字变为眼前彩色的世界呢?这便需要想象的力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文字的基础之上,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古诗词中的事物,并以此为基点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氛围,进而引导其进行丰富的想象,从而于想象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塞下曲》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诗中所描写的将士雪夜追敌的情境,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辛、英勇无畏的气概的赞美之情。由于学生对于边塞战争的情境和景象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而无法根据文字进行思维想象,所以教师便可以在课堂教学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现一定的情境而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在实际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古代将士出征的绘画作品,进而依次询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你能看出他们在干什么吗?”“当你看到这些战士战场拼搏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呢?”“你认为战争生活是怎样的呢?”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想象战场的情境和生活,感受战士生活的不同滋味。随着“林暗草惊风”诗句的讲授,学生对于战争生活的想象也在诗句之中不断丰富,其思维也于想象之中获得发展。

(二)丰富古诗词诵读形式,品读诗词语言

一般来说,教师在古诗词课堂中总是采用“教师诵读,学生倾听”的方式进行教学,于倾听之中让学生领会诗词的语言之美和情感之美。学生的心中充满了表达的渴望和需求,如果能够让学生诵读诗词作品,让其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诗词语言和情感,则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价值。所以,教师则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之中增添学生泛读、学生自由诵读、诵读比赛等多样的诵读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读”入手增强学生的课堂活力和表现力,于自我表达中增强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雪梅》一课的诵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诗句,于诵读之中初步感知和了解古诗。与此同时,在讲到佳句之时,教师也可以针对诗句进行范读。比如,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讲解之时,教师随之兴起,带着丰富的情感向学生再次诵读其句。于教师的情感表达之中,将雪和梅各有千秋之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也让学生感受到雪的晶莹洁白和梅的暗香浮动。

(三)运用诗画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美好诗境

艺术有其相通之处,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之中,无数优秀的文人骚客用其笔下的文字展现了丰富的画面,让诗词拥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好意境。作者将所见到和想到的画面运用文字的方式加以保存和流传,让人们于阅读之中体会其中画面之美。对于小学生来说,其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才能够进行思维的创造和画面的想象,理解诗词的意境。

例如,在《清平乐·村居》一课中,教师便要让学生描述诗中的情境,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式,感悟田园生活中的意境。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清平乐·村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绘画作品,进而引导学生根据作品和词作本身回答问题。在展示绘画作品之前,教师则可以先询问学生“这首词是一幅画。如果让你去画一幅画,你应该在这幅画上画些什么呢”这一问题,进而让学生进行画面构造。随后,在绘画作品展示之后,教师则可以询问学生“这首词中有几个人,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这些问题,让其初步了解词作背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文化的积淀。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更是重要任务。优化古诗词教学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更是一线教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袁晓倩.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J].知识文库,2022(10):34-36.

[2]李娜.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爱情婚姻家庭:教育观察,2021(5):18-19.

[3]王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名师在线,2022(19):31-33.

[4]张雅兰.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2(20):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