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CBL+PBL教学方法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探析

熊春红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将学习置于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而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CBL(Case-based learning)是PBL教学法发展而来,是以临床案例为基础,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的一种小组讨论式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在临床医学课程中使用。依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如何把基于问题为导向及案例引导的教学模式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进行应用,把其他学科领域的先进教学方法引入《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传统课堂,从而达到增强课堂活力的目的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 CBL;PBL;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65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是以各行业通用的基本经济业务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为对象的一种专业会计,它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等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素养;理解企业会计制度和法规;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今后进入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初级会计实务》、《会计职业法规》等专业课程,为之后的《税费计算与申报》、《成本计算与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课程内容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主要是以会计要素为主线来构造,具体内容为总论、货币资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报告。传统课堂内容设计上具有内容多、学时长的特点,在高职教育课程中,该门课程安排在96个学时左右,集中在一学期上完,周课时达到了6课时。
《企业财务会计》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会计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使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会计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就会很重要。目前我校《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安排大致是40课时的理论教学和56课时的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是理论和实践并行,会存在教师对理论知识讲解过多、占用更多的课堂时间甚至占用实践教学环节课时的情况产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示范性操作演示,学生实践模仿练习,缺乏足够的实践去思考及创造,势必会限制学生创新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践教学若成了辅助性教学环难以培养学生较高的会计操作能力和良好的会计思维。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上,当前《企业财务会计》课程采取的授课模式依旧是所有内容按照章节编排由教师在课堂上输出,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节约教学实践、保证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和适应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不断输出容易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单一枯燥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单一,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降低,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以教为主”的传统模式下并不能有效得到培养。因此如何以更好地方式来安排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如何将二者以更好的方式有机结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学生生源特点
我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生源由普高生生源、职高生生源两部分构成。普高生生源有来自于浙江省内和省外的,从录取分数情况来看,一般省内生源的录取分数比较高,同时省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比较高,相对来说省外同学录取分数低一点,相应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没有那么强。职高生生源都来自于浙江省内,学生的特点是专业基础知识有,但是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深度还不够,对课程内容知识的深度没有主动探究的想法和动力,知识的学习也是停留在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般的程度。总体来说,我们学生生源基础学习能力是不均衡的,同样的知识点,职高生源的学生接收起来会快,但理解可能没有那么深入。普高生由于省内和省外学生的生源差异,会存在省内学生接收能力比省外学生接收能力快、理解更深入的问题。在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养目标培养过程中如何结合生源特点设计相应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也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二、PBL+CBL教学方法设计
作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为培养学生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完成该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为指引,完善“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内容体系,遵循教育学的客观规律,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方法应用、按生源分层次设计和组织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每一知识模块按照先提出问题、教师基础讲解、制定方案和计划、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学生经验交流(作品展示)等步骤来安排线上及线上综合教学。
1、授课对象分层次进行教学
以往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都是以自然班级为授课对象,由于班级学生存在着有基础或没基础、接受能力强或弱的差异,为提高授课效率,可以在课程授课之前进行基础知识测试,了解同学们的基础水平,打破传统自然班级的教学束缚,进行分层次教学安排。对于财会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的学生在难度上面可以参照中级会计师职称考试内容来选取,并从中挑选成绩优异的同学参加省级财会信息化比赛、智能财税比赛等竞赛,拓展学生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基础较差,在难度上面要适当调低,会计核算问题不需要讲得难度那么高那么深,以考出相关证书为目的进行培养。
2、教学过程设计(以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为例)
以固定资产折旧模块内容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介绍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种方法,然后开始计算训练实训,从而达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目的。采用PBL+CBL教学,首先要做的是打破传统讲授为主的模式对固定资产折旧模块内容进行整合。这一模块内容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折旧方法的选择和计算。以如何体现重点和解决难点的目的出发,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1)课前准备
授课前在学习通教学平台上上传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及账务处理微课供学生课前预习,学生预习完微课内容参与平台上发布的课前预习测试题并提交答案得出得分,同时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先行分析自己的正确点及错误点。
(2)课中教学
课中教师首先对这块知识点进行讲解,分析并讲解学生测试情况,通过分析学生易出错的地方来强调正确的知识点,同时抛出以下几个问题: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算折旧?折旧方法有几种?发布实际工作案例(CASE)请同学们思考该企业应该选择何种方法计算折旧?最后拓展性问题:选择该种方法计算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多少?
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课前先对班级学生分成三小组,在学习通学习平台上上传关于三种类型的固定资产,让每一小组抽签形式选择一种固定资产,每组同学通过对所选择的固定资产进行案例分析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进行折旧处理,并依据相应资料来计算出固定资产每期的折旧额。期间组间成员相互学习、协调,最终形成对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和计算成果的报告并制作成折旧计算表格以PPT形式来展示;接下来课中每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对PPT内容进行汇报,并把小组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人员分工及PPT制作等情况作一介绍;每小组汇报完,通过教师点评、组间互评及组内学生互评这几个环节来决定每组的得分情况并做好汇总;所有小组汇报和点评完毕,教师通过PPT的形式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及计算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及总结;课后通过在学习通教学平台上以发起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总结谈论体会并作出评价,并再次抛出拓展性问题:折旧的计提对利润的影响,从而拓展知识点。
(3)课后复习考核
课后学生通过参加学习通学习平台上发布的课后巩固练习来测试自身学习情况,并在平台上作出反馈与老师线上交流。
三、结束语
综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PBL+CBL教学方法的采用,可以突破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参与与探索能动性,促使他们在课堂中发挥真正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贾亦真、王晗.混合教学方式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现代商贸工业.2022年第13期:192-193
[2]陈云梅.大数据与会计教学标准开发研究与实践.新会计(月刊).2022年第7期:25-29
[3]雷慧宇 OBE教学理念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 2022年第13期:209-210
[4]马树军、王佳韵.PBL教学法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年9月:78-80
[5]王海燕.高职教改中如何科学运用项目驱动方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年6月: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