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路径

刘嘉敏

黑龙江技师学院,158100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加快,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内经济也早已进入新的发展模式,企业不仅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还需要面对巨大的挑战。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经济新常态,提高管理效率,可以通过创新工商管理方式,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来实现。在此,就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创新的内涵,为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之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工商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经营管理
DOI:10.12721/ccn.2023.15772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企业要想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健康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进步与目前的经济特征关系密切,为了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其自身的发展情况,如此才能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工商管理在企业面对比较大的压力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的知识管理企业的经济,从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工商管理。将经济常态下的市场特性与企业工商管理相结合,创新企业工商管理的工作方式,优化其综合职能,进而管控企业的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经济发展效率,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新常态与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一) 经济新常态

作为经济学方面的概念,经济新常态的内涵是实现经济稳定性、促进经济在对称经济结构环境下的长期发展。经济新常态注重的并不是总量经济的发展,而是持续增长的经济以及结构上的稳定。将对称经济结构环境作为前提条件,以此为基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要重视增长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上述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单纯的GDP增长,而是将GDP变成再增长的模式与经济发展相融合。

(二) 企业工商管理

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为基础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就是企业的工商管理,它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开展的相关活动中充分展现经济管理的价值。对企业的治理有许多方式,工作人员在治理企业时要涉及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会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统计管理等等。只有掌握好这些知识,履行部门的工作职能,做好市场调研,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构建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融合企业工商管理的相关知识,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职位标准以及工作标准,如此以来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信息化的基本原则

信息数据作为目前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因此,要保证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必须严格遵守信息化的原则。按原则对企业进行管理有利于划分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企业的工作进度,使得企业所有部门的工作方向整体保持一致。

(三)精细化的基本原则

实施完标准化管理之后就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每一个岗位的职责,以其特有的岗位管理方式,调动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不仅要求每个岗位保持独立性,同时还要求岗位与岗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利用精细化的管理原则旨在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节约资源,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四)创新性的基本原则

企业工商管理的规律是动态发展的,造成这种发展规律的原因是其在管理企业时所涉及的方面甚广。企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创新的原则,在管理企业时要整合各种内部元素,打破原有的局面,如此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规划性的基本原则

对企业的工商管理主要是将组织、领导和计划与其它职能进行融合,包括协调职能、指挥职能。若想企业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坚持规划性的管理原则必不可少,只有严格遵循规划性的原则,才有助于整合企业资源,合理计划其使用情况,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资源的价值,为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六)人性化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企业工商管理的核心原则,以了解人、尊重人为基础,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约束员工的行为习惯,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促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使得员工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

三、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的主要创新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工商管理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观念会发生改变,但就企业目前的管理情况而言,多数企业还是沿用传统的经管模式,没有与时俱进转变管理观念,树立新时代的工商管理观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企业管理观念有关,要想改变这种观念必须推动企业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例如,充分利用工商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在不同部门之间建立一个可以有效沟通交流的渠道,使得企业负责人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全面掌控企业所有部门的运行状态,有针对性的对企业经营发展制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管理力度,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总结上述管理制度以及观念的特征,全面分析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基础,以发展的眼光取长补短,转变原有的工商管理观念,科学调整管理工作的方式,使其与目前的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最终在企业内部为树立正确的工商管理观念打下基础。

(二)完善工商管理体系

1.改进工商管理观念

企业的负责人要有变通意识,勇于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将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与实际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的工商管理思路。企业领导自身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实际出发,科学、有效的将新的工商管理观念与工商管理工作深入融合,增强企业文化自信,创新企业品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对外树立好企业形象,用产品打造良好的口碑,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获取社会信息,引进企业资源,增加企业合作机会,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2. 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作为工商管理的重要理论依据,管理制度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企业发展。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工商管理的要求、流程以及方式,划分好管理的职能和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目标,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据,促进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3.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

结合企业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优化企业组织架构,科学调整员工的岗位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是目前企业最常用的管理方式,它可以加强各岗位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得企业形成较高的经济成本。无论是哪种组织形式,都必须对岗位的职责以及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划分,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有效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员工的职能,配合其它岗位的人员进行工作,进而为员工创造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员工的数量以及工作能力应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符合,在保证财务管理以及技术研发部门的正常运行之下,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效率低下的岗位,这样才能降低企业的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结语

在经济新态势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更好的适应市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人才的建设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支持。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对工商管理的合理使用,建立好专业的管理队伍,充分展现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另外,还要创新管理方式,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如此一来才能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昊.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路径探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3(02):178-180.

[2] 李绒.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路径[J].上海商业,2023(01):169-171.

[3] 蔡亚.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路径[J].商展经济,2023(01):151-153.

[4] 邓剑.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路径探析[J].中国中小企业,2022(11):148-150.

[5] 姬雅琳.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财富生活,2022(16):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