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唐俊雅

驻马店实验小学 463000

摘要: 多文本阅读作为一种高效教学法,强调“课内得法,课外得益”,在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深化语言理解及提升语言表达方面至关重要。为充分发挥其效用,教师需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同时,科学合理地挑选文本,确保阅读内容既丰富又适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9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学生理解语言、提升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多文本阅读教学逐渐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多文本阅读

开展多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创新且高效的方法。它围绕一个核心议题,精心挑选一组相互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对这些文章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自主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提炼个人观点,从而在提升阅读能力和思考力的同时,丰富他们的言语实践。在多文本阅读中,学生需要从多篇文章中提取信息,对比观点,发现异同,这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文本联结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阅读理解的深化,更是思维训练的升华。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在众多信息中筛选、整合,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讨论和分享中不断完善。多文本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课内得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更在于“课外得益”,即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自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究和提升。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新的世界,拓宽视野,提升素养。

二、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应当坚决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观。教师需细致观察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深入了解他们独特的阅读需求和兴趣所在。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鼓励他们自由表达阅读感悟,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文本的深层含义。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的《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将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那些对历史事件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相关的历史读物,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而对于那些对文学表达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塑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和控制者,而是转变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提问、讨论、分享等多种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丰富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文本选择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的广度与深度,将课堂变为学生探索知识、拓宽视野的起点。

《景阳冈》作为《水浒传》中的经典篇章,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窗口,更是引领学生走进古典文学世界的钥匙。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应采取一种开放而多元的教学策略,超越课文本身的局限,构建一个丰富的阅读生态。通过引入与《景阳冈》相关联的课外阅读材料,如《水浒传》中其他英雄如武松打虎前后的故事,或是《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中英雄豪杰的传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文本的比较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让他们在对比中感悟不同文学作品的魅力,体会不同作者的笔触与情感表达。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拓展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探索更多未知的文学领域。当学生对某一文学作品产生浓厚兴趣时,往往会主动寻找更多相关书籍进行阅读,这种自发性的阅读习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阅读旅程的引导者和伙伴。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适合学生年龄与兴趣的阅读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阅读任务,并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五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以《草船借箭》这一经典课文为例,传统的讲授方式可能难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采用多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则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广阔知识世界的大门。

通过引入与《草船借箭》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智慧故事或历史上类似的智胜典故,教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这种跨文本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对比不同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智慧策略时,能够更深入地领悟《草船借箭》的精髓。在多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如同一个个思维的火花,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本中智慧策略的异同,以及哪种策略最为巧妙等问题,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思考不仅限于文本内容,更涉及到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此外,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是多文本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见解,不仅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这种互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结语

多文本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极大地拓展了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它不仅强调学生阅读速度和效率的提升,还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类型的文本,从而有效增加阅读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提升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还能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增强文化底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仁,江楚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确定[J].教学与管理,2023(14):37-39.

[2]杨玉华,王亚茹.小学语文分类阅读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研究——评《小学语文分类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23(04):83.

[3]王书茵.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研究(2630-4686),
2020,3(2):2.

[4]赵亚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