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马永驰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 电力工程建设分布区域广,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良地质条件,这加大了电力土建尤其是其中地基建设环节的难度。电力土建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建设整体的安全稳定。为确保电力土建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电力工程建设推进,介绍了电力土建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技术探究
DOI:10.12721/ccn.2024.1570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电力土建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将会给电力土建整体质量带来影响,施工是从无到有的施工实体项目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产品的关键过程。基础质量将会直接关系到电力土建的基本质量和安全,所以需要对其予以充分关注,地基与基础都是相当重要的隐蔽工程,在电力土建竣工后,针对其检查相对困难,若是出现事故,将会导致难以补救,甚至引发灾难性的打击。

1.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概述

电力土建地基处理,结合工程实地调研,一般需通过打桩、挖掘、填充、夯实才能完成其土建地基处理。电力工程建设最显著的特征是地区差异性大,设计、施工等均需根据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对土建地基处理而言,最关键的显然是工程所在地土壤条件,其直接关系到地基稳固性。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域土质情况也各不相同,加上环境温度、自然灾害等的影响,给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施工带来了极大不便。而土建地基处理始终与电力建设整体施工环节紧密相连,若无法保证土建地基稳定性,将会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基于这些安全隐患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往往在工程结束乃至投入使用后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被察觉,此时已经为时过晚。为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电力设施使用安全与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牢抓土建地基处理环节相当有必要。

2.常见的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

2.1抛石挤淤法

在进行电力土建施工项目地基基础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是可以充分应用抛石挤淤法来将电力土建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施工前期,施工技术人员是需要多方位地了解电力土建中关于该施工技术的使用规范,同时,还需要对水准点和控制桩等参数进行综合性的检查。还有对于填充作用的原石也是需要进行质量方面的检查。当自检工作结束之后,并且都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就可以提交项目监理中的负责人员进行审批。对于块石的主要材料性能方面要进行仔细的分辨,主要是为了保证块石的强度和性能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该技术中的各项要求,同时要避免应用到锈蚀严重、风化严重和有裂缝等有瑕疵的块石。

2.2静压力桩技术

就目前我国电力土建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高层电力土建中地基基本上都会应用到桩基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功能就是,能够将电力土建的整体结构与深层地基基础的硬质基础有效地连接起来,由此可以很好地避免由于顶层压力太大,而导致软土地基发生变形。在对桩基础技术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地基基础中的基础层面进行更好的夯实处理。传统的堆叠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在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进行利用是非常不好的,主要是会对周边居民带来噪音污染。想要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对静压力桩控制技术开展合理的应用。

2.3强夯地基处理技术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在水电施工等土木地基施工技术中经常会被使用的一项高新技术,这项技术提高了基础强度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增加对软弱基础的承载力,由于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重锤的夯击来使基础进行胶结,而重锤则需要在相应的位置落地,同时也对基础加以夯点,因此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也称之为基础固结技术。而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也特别适合于下面一些性质的土壤:干素填土;湿陷性黄土;砾砂土;杂填土;砂土等。这项工艺的方法操作简便,处理质量好,变形沉降率低,因此在电力士的基础处理中应用较广。

2.4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将底板钉墙和混凝土进行一定的融合,然后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由此可以保证整个基础结构也得到加固。施工人员在开展这一工作的过程中,是需要对相关地质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钻探的深度值要及时地去进行验证,而且还需要保证相关设计方案是正确且合理的。但是在整个工作中,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是需要重视的,在最初的施工过程中,对于钻井工作的具体位置要进行明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做的就是要严格依据设计图纸中的程序来进行施工,尤其是关于钻孔作业这方面,要尽可能地避免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出现沉降问题;要尽可能地将混凝土的喷射性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

2.5振冲碎石桩施工技术

振冲碎石桩施工技术是利用振动水冲法施工工艺,在地基中制成很多以石料组成的桩体。状体与原地基土共同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采用机械的方式来钻孔或者是在水力的冲击作用下成孔,并且振捣密实的一项地基处理技术。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易把控,施工速度快,可谓是一类快速有效、经济实惠的加固方法,从而在电力土建地基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振冲碎石桩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粉土、砂土、素填土、粉质黏土及杂填土等软弱地基的处理。

3.电力土建地基技术发展方向

3.1利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电力土建地基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利用新型材料和技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新型高强度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等的引入可以有效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并且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例如,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改善地基土的力学性质,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智能材料的运用则可以使地基具备自愈合、自适应等特性,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结合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地基工程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进一步提高地基工程的稳定性。通过不断引入新型材料和前沿技术,可以有效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满足日益复杂电力土建工程的需求,推动电力土建地基技术朝着更安全、可靠、高效的方向发展。

3.2加强地基技术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整合

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而通过整合环保理念和节能减排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例如,采用可再生材料作为地基材料,降低对资源的消耗;结合土壤修复技术,减少工程对土地的破坏。地基技术的整合还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施工工艺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减少土方开挖量和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电力土建工程的环境负荷,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电力土建工程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3.3探索地基工程与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

通过将地基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地基结构在承载电力设施的同时,融入新能源设备,如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组等,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利用。这种融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为电力设施提供可再生能源支持,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将地基工程与智能电网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地基结构与智能电网系统的互联互通。地基结构通过嵌入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实现对电力设施的智能监测和响应,更好地实现电力设施之间的协同运行和优化调配,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土建地基处理作为电力工程的基石,直接关系到整体建设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电力建设企业必须看到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必要性,努力实现高品质、高效率土建地基施工。

参考文献:

[1]陈永敢.电力土建地基技术发展方向初探[J].四川建材,2023,49(02):72-74.

[1]李兆铭.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2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