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素养是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态度和品格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素养,有效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实践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科目,其教学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要在实践中培养。所以,我们要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创造条件,将行之有效的生活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尝试实践,迁移运用,探究创新。下面我就结合平时开展的读、写、演综合实践活动,介绍一些做法。
阅读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但仍然有部分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意志薄弱,阅读范围有限等问题。于是我从以下方面入手,在我校开展了“悦读悦乐”系列活动。
1.“主题阅读”领方向。以《丽声北极星》、《大猫》、《新概念英语》和《多维阅读》英语分级阅读绘本为依托,每月设定一个主题,开展一系列主题阅读活动。主题尽可能丰富多样,涵盖各个层面,如“爱与分享”“保护动物”“未来科技”“大自然的馈赠”等。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2.“阅读存折”放光彩。“阅读存折”设有日期、书名、作者、积分几项内容,供学生填写。为了保证学生真正完成书籍阅读,每本“存折”的后面都有家长签名(住校生由组长签名)和学期积分,凭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励。可以是邀请家长来颁奖,也可以是周一升旗仪式表扬等精神奖励。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阅读习惯慢慢变化着,他们阅读的时间越来越长,阅读感受也越来越深刻。
写作
写作是对语言的输出,也是一种运用能力。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而这种运用能力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提高。
1.主题读写巧结合。我在班里开展过“小寓言,大智慧”的英语实践活动。前期,学生自主组成小组,通过深入阅读寓言故事和角色扮演还原,体会故事中的寓意。在进行这项活动时,我也根据学生语言积累的差异分层提出要求,如语言积累较少的学生可以尝试“感悟寓言”“续编寓言”;语言积累较多的学生就可以试着“创编寓言”了。这样有目的地分层写作,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减少了学生对“写话”的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夯实课文基础。我们外研版教材也是按照听说——读写——语法进行编撰,每模块第二单元是读写课,而文本中的核心结构便为我们的写作明确了思路和写作形式。以外研版八年级下册第一模块第二单元Module 1 Unit 2 I feel nervous when I speek Chinese为例,本片课文主要介绍如何介绍自己或朋友,核心结构为appearances——hobbies——feelings,学生便可以借助这一结构进行改写或丰富。再如第4模块第二单元Module 4 Unit 2 We have played football for a year now,核心结构为problems——solutions——results,知道这一核心结构,学生写作便如有了指明灯,再不会是无头苍蝇。
3.英语角展风采。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素养,我还在班级内办起了英语角。学生看见自己的习作、日记、练笔发表在了班报上,自豪和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同时,增强了写作信心,写作能力也逐步提高。
表演
表演式教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一个学生能够接纳的、宽容的、精神上饱受鼓舞的课堂气氛能够充分释放学生的创造性和参与积极性,学习效率自然大大提高。因此英语课堂需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发现、探求新知识,获得不竭的创新源泉。表演可以是教材中故事的重现,也可以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故事。如发动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家务劳动,品尝生活的甘苦,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感受写出来;再比如观看《西游记》等学生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英文版后,为影视作品配音或通过自己的表演将作品演绎出来。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奥秘和经典名著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和创新素养的形成。
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多思、多做,从中收到激励和启发,产生联想和灵感,增添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经过两年的实践,我更加坚信,只要采用有效的手段,不走形式,不作秀,把英语读、写、演等一系列活动落在实处,定会极大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红波.课程建设新视野:创新素养导向下的自然笔记课程群的创建[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4).
[2]Jeremy Harmer.英语教学实践[J].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