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调动高中生学习积极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准备教学方案时,需要准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源和信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查找到大量的文字内容、图片、视频短片等素材,合理运用到生物课堂的教学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文字、视频短片、图片等素材的应用,将全新的生物教学模式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通过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1]。
(二)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教学,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室、智能投影仪等智能设备,播放视频短片、图文的方式,有效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营造高效学习氛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但有细胞、微生物等个体,还有复杂又庞大的生态系统,有转瞬即逝的生物变化,也有时间漫长的生物成长、发育和变化的过程。运用信息技术的进行生物教学的辅助,就能实现将微观状态下的生物放大,复杂而庞大的生态系统也能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也可以全程观察生物的成长,已经灭绝的物种也可以实现时空的跨越来到学生面前。借助互联网智能设备可以为学生直观地展现每个生物个体与系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不论对高中生从微观上探究生物内部的结构和特征,还是从宏观上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变化,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不但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使得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变得智能化,为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以往的生物教学备课中,教师往往需要事先查阅大量的图书文献资料,但图书和文献里的知识是有局限性的,而且查阅起来比较麻烦,浪费时间,满足不了教师的日常教学需求。互联网中存在着丰富的教学资源,给教师提供了一条新的查找路径,“知网”“期刊网”等搜索引擎中大量的信息,给教师的教学方案提供了丰富的“后勤保障”。这些搜索引擎同时还具备高效、快捷、易操作等优势。
二、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营造课堂氛围原则。
在高中生物课堂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构建出具象化具有趣味性的生物课堂,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造高效生物课堂。教师也要从多方面考虑,才能更好地营造高中生物课堂氛围。
(二)学生主体地位原则
现代化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突出,在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高中生物智慧课堂,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多方位地为学生打造生物智慧课堂。
三、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主动拥抱互联网技术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由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和专业素质决定的。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想给学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是教师在主观上要进行的努力。同时在客观条件上,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互联网专业技能的培训,使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准备教学方案的时候更加熟练,更好地完善教学内容。
(二)展示生命的复杂过程,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中的信息含量,打造高效生物课堂。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生态过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字、视频短片、图片等素材与课本上的内容结合起来讲解,就可以将生物漫长又复杂的生态过程变得具象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相关知识。
(三)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高中生物的学习包含大量的微生物的相关理论知识,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课本上的大量文字和几张图片对微生物进行了解学习,无法直观地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导致学生对部分理论知识学习了解得不够透彻,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这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四)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课堂流程
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中,课本上所包含的相关生物理论知识、生物概念、生物原理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因为缺少互联网技术的帮助,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大都是让学生直接进行背诵,大部分学生在背诵的时候对这一模块的理解往往不够透彻或者只是单纯地背诵,没有加以理解。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起到了作用,但是学生会快速遗忘。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生物教学,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教学困境。
(五)借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与传统生物教学相比较,借助互联网进行的教学模式优势,教师或者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查找想要的相关知识,通过当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可以挖掘到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物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到书本以外的相关理论知识,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进一步提升了其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六)加强对生物重点知识的记忆力
记忆是大脑对经历过的事或者物进行当时情境的再现,是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心理专家通过多项研究证明,在多种条件下的感官刺激对大脑进行知识的记忆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有声视频或者图片等信息技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对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生物的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教育行业,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得高中生物课堂变得逐渐智能化。课堂教学的智能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积极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打造高效高中生物课堂。总而言之,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学生发展,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课堂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就值得去深入探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产生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新兴模式非常符合当下高中生心理特点和思维逻辑方式,能够使高中的生物教学取得理想化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成绩,也给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时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J].南北桥,2021(1):107.
[2] 张宁宁.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3):68-68.
[3] 庄文军.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24):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