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发展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实现此目标需要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视开展探究式教学。但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探究教学要素不全面、探究教学过程低效,既影响了高中物理教学成效的提高,又制约了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快速发展。针对高中物理教学这个现状,当前需做好改革,以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确保其全面发展为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实际教学中采取各种手段,转变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我要学”意识,促使学生在实践与参与中获取新知识,不断完善物理知识系统和提高相关能力,最终具有综合运用所学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达到培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目的。
一、物理教学中组织和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
物理教学中组织探究性学习,首先要突出学生主体性,做到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这个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传统物理教学是以教为主,教师习惯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就必须对这种学习模式有全面认知,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能突出学生主体性,促使其在实践参与中提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探究性学习中要创造,或者是提供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而不是被动听分析,或者是成为搬运工。探究性学习旨在让学生在学中有发现问题的意识,然后主动去分析问题,可独立思考,也可合作讨论,在相互帮助下完成探究学习。其间教师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促进者,是学习的合作者,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阻碍时,教师要用利用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点拨,或者是通过启发,使其在自主探究中认知和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不干涉探究学习,只有学生真正有困难时提供适当的帮助,保证全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另外,探究性学习中需让学生质疑,在解决疑惑中加深认知,训练思维能力,同时起到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契合学生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探究性学习要提高成效,就必须契合学生认知心理。这个需围绕重难点,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或者是任务。高中物理知识极为复杂,也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探究性问题和任务设置如果有问题,难以调动探究兴趣,自然就会导致探究性学习无法推进,或者是过于低效。所以说,探究性学习要契合学生兴趣,这是吸引学生实践探究的关键。只有肯参与,才能有成果。激发探究兴趣途径比较多,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将物理知识融入生活中,利用学生对生活中事物探究欲强的心理,使其自觉探究问题和积极思考,在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和加深理解,并确保物理思维不断提升,具有探究意识和能力。物理教学中也可利用学生对实验感兴趣的心理,引导其进行实验探究。总之,组织探究性学习必须明确,建立在学生有探究兴趣、有发现问题意识、乐于去分析和探究问题的基础上,否则探究学习无从谈起。
二、探究式教学的要素分析
高中物理新课标提出了探究教学的七大教学要素,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教学要素,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提升物理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为此需要教师掌握这些教学要素的运用要求:
(一)提出问题
在该要素中,要求学生做到能够准确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并能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具体的描述或表达,要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或核心,这样才能为探究问题奠定良好开端。为此需要教师重视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或知识背景,来启发学生发现或提出问题。
(二)猜想和假设
在该要素中,要求学生对发现或提出的问题能够给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初步猜想或假设,对提出的问题有了猜想或假设,才能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给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和进行大胆的猜想或假设。
(三)制订探究计划和设计实验方案
在该要素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物理探究问题的需要,自主制订探究实施计划和设计探究的实验方案,通过利用等效转化、控制变量法、整体与隔离等方法制订具体的实验探究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主动探索和设计实验方案,在学生设计好实验探究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指导,以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
三、探究式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有问题才会思考,凡是理科类学科,从实质上看都是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为主。物理学科也不例外,因为思考和探究是建立在问题基础上。所以,高中物理教学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必须要重视问题设计。干巴巴地摆出问题,学生思考积极性通常不够高,为了进一步激发探究问题兴趣,使其从被动思考与探究实现态度大转变,乐于探究和自觉探究。这个要做到在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将所要让学生探究的问题融入具体情境中。一方面可在情境刺激下,最大限度启迪智慧,可使学生思维变活跃,另外一方面则是让其愿意参与探究,一旦有自觉性,探究中就会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究效果也就会更好。问题情境设置一个是要贴合实际,以增强探究问题的能动性;还有就是要满足趣味性要求。这里需要提及的是,这些都建立在服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也就是问题情境要和教学内容保持一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探究,确保学生在过程中真正弄明白知识,并起到锻炼思维和培养能力的目的。创设问题情境不宜过于复杂和过难,因为会影响学生探究积极性,在知识性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兼顾兴趣需求。
(二)利用物理实验激发探究学习兴趣
提起物理势必会牵扯到实验,因为这门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相较于讲解,学生对实验更为感兴趣,因为其总能将神奇的现象呈现到眼前。学生喜欢实验,希望通过实验探索物理世界,发现规律和奥秘。所以物理课在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中,应当利用这个心理,以物理实验为引子,激发和调动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其在实验所建构的轻松学习氛围中高质量完成学习,并活跃思维,在实验探究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物理概念还是定律与规律,都是在实验中形成和总结出来的。实验可让原本抽象或者是理解起来困难的内容,变得直观和形象,辅助学生更好理解。
结束语:要提升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成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科学的原则施教,掌握探究式教学的要素,以此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董琳.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9.
[2]蔡世鹏.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卢曼.在STSE情境下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4]刘华扬.浅谈高中物理课堂的探究式教学——如何在探究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J].物理教师,2018,39(06):20-22.
[5]张东旭.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