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药炜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0

摘要: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使各个行业传统经营模式发生了转变。基于大数据技术在电力企业的应用,能够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降低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优化电力企业财务结构。然而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由于缺乏大数据意识、内部结构不完善,导致了在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不足。与此同时,大数据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也面临病毒、黑客等的潜在风险,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安全。因此,对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进行研究迫在眉睫。全面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详细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提高财务风险防控的策略,从而为大数据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1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电力企业在各行各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各个行业的用电需求,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电力企业要对现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改进与完善,尤其要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减少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比较高,企业需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工作加以改进,打造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才能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1基于大数据的电力企业财务数据分析系统的层次结构

按照数据处理顺序,可以将电力企业的财务大数据分析系统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数据存储、数据预处理以及构建动态财务共享数据分析中心。其中,数据存储能够保证数据完整保留,数据处理能够确保数据时效性,而动态数据分析体系能够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三者合为一体,能够让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得更为完整和贴切。针对来自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以及外部数据源的大数据,文章分别从源数据层面、数据存储层面、数据预处理层面以及数据分析层面分析财务数据分析系统的构建工作。在财务数据分析系统的整体技术框架中,主要以NoSQL以及Hadoop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大数据预处理以及分析,将传统的财务数据转化为全数据并进行高性能的交互式分析,最终完成对财务大数据的分析。

2大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1扩大财务管理范围

在互联网时代,电力施工获得决策信息的成本较低,而且目标更明确,电力施工部门及其分部门长期单独运作的常规模式被打破,电力施工部门和整个企业内部的数据行程统一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范围从业务活动的信息到商业活动的信息不等。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等领域的数据要求企业使用有效的财务管理和一体化信息工具,对数据的变化敏感,并提高其适应能力。目前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除了财务管理信息之外,对工业发展信息、资本和货币市场信息、用户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在增加,人力资本和关于商业单位的各种信息,可以在分析显然与财务管理无关的数据时,确定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有关的经济法律和企业特征,并为企业提供指导。财务管理和提供一个健全的数据库,这一边境财务决策信息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增加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数据通常结构化,非财务数据来源复杂多样,包含了非结构化的多媒体数据。企业数据应用必须切断前端操作与部门管理之间的数据间隔,即合并各种数据类型,例如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处理诸如收集和合并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等问题,并从数量上描述、分析和判断企业的商业状况。为了优化企业模式和供应链流程并为企业融资决策提供数据载体,电力施工企业必须首先承诺建设自己的大规模数据应用程序。借助云计算技术,并为企业的大规模数据应用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

2.2提高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的数据化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下,电力企业数据信息采集工作量较大,要想在这庞大的数据库中寻找对企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有较大考验。需要财务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出色的个人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等。电力企业财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需求,筛选出对企业有益的数据信息,为企业领导者后期进行决策提供有利参考。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先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对大数据技术的操作能力,丰富工作经验。在培训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实施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在工作期间,财务人员应该具有大数据思维,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意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电力企业不仅要大力发展大数据技术,同时也要提高员工个人素养,不仅要掌控财务风险,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的大数据技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2.3促进大数据应用,积极创新财务管理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大数据技术后,就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上,从而为原有技术平台的优化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管理人员需合理利用大数据的存储、整合、计算和应用等技术,提升非结构化数据的应用价值,同时加强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力,对业务系统数据的在线监测、在线分析和在线技术予以优化和完善,从而转变以往财务管理工作的事后编制报表模式,转而建设实时在线分析模式,在关联分析、回归分析和数据因子分析等多种优秀大数据算法的基础上,预测企业的经营风险,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在协助企业做好财务管理的同时,增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平稳经营。

2.4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电力企业若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就要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财务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财务知识和风险控制技术,掌握专业的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财务人员要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方法,具备大数据思维,能够将大数据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极开展财务内部风险控制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要结合财务的实际情况,对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进行改进,充分发挥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保证数据得到全面的分析与处理,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即使发生风险,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补救,减少风险所带来的破坏性。企业要组织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到多种多样的培训和座谈会之中,提高其综合素质。需建立风险紧急预案,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此外,要加强对内部结构的优化,对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结语

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动态管理,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把握电力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的及时调整提供依据,从而规避财务风险。与此同时,大数据的应用提高了对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的要求。因此,要不断提高电力企业财务人员信息化水平。此外,电力企业中大数据的应用基于互联网支持,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被输入到互联网,面临黑客、病毒等攻击,增加了财务风险。基于此,电力企业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树立大数据思维,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完善电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通过有效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使大数据技术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浩.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管理风险及应对策略探析[J].现代商业,2017(03):151-152.

[2]杨健.论大数据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J].纳税,2018(7):54-55.

[3]王尔杰.大数据时代下电力公司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J].经济师.2018(06):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