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机械加工是对图纸设想的内容进行实物的还原。而机械加工只有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最终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但是,而当前机械加工工艺并不完善,制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因此,只有牢牢抓住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克服现存问题才能够迎来机械加工的新突破。
1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检验因素
为了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必须在每道工序结束后对本道工序质量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进行加工作业。当所有工序全部执行完毕后,还应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进行成检。但在现实中,一些企业在加工中没有做好工序质量检验,导致上一道工序的加工误差被带到下一道工序,误差会随着工序的执行不断积累,最终影响到产品质量。同时,一些很细微的加工误差可能不易被检验,往往需要有经验的质量检验人员用精度较高的检测设备才能检出。如果检验人员本身的技能和经验不过关,或者检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不足,都会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
1.2工件材料性质
工件材料的基本性质可以适当地划分出两种类型,首先是塑性材料,其次是脆性材料。在塑性材料具体加工的过程中,刀具的选择一般需要重点考虑,因其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挤压力,可以直接让金属受到相应的作用,材料本身也能变形,刀具通常是处于被迫状态,以此开展基本的切削处理,与工件间的分离情况明显,使得机械加工质量受到影响;在对后者进行加工的时候,材料则会出现碎粒问题,加工表面通常会反映出诸多的坑点,以至于其表面所呈现的粗糙度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这就需要根据加工工件的具体性质展开详细分析,具体落实所采用的间歇处理方案。
1.3机械加工方法落后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加工不仅仅要追求各方面性能上的突破和完善,更要注重外在美观和人性化的设计,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机械加工有着与时代更同步的创新理念,并将新型加工理念逐步应用于实践。但是,我国的机械加工方法仍然更多的依靠经验和前车之鉴,对于创新型的加工方法探索少之又少,机械加工方法相对落后就会更大限度的制约机械加工成果与时俱进,而传统加工理念的桎梏也会限制机械加工创新理念的发展。在国际平台上,脱离时代轨道的机械加工产品很难得到人们的青睐,不追求加工方法的创新只会使得机械加工固步自封。
1.4金相组织变化
在所产生的切削作用影响下,机械加工所能够反映出加工件塑形变化的这一情况备受关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工件也非常容易发生扭曲情况,晶粒容易产生移位现象,表面还会呈现破碎状态。在这样的问题中,需要积极的重视相关情况的影响和干扰。表面层的基本硬化状态在逐步提升的时候,金属塑性变形的阻力也可适当的增大,以此可以适当控制塑性变形的趋势,相应的物理性质因此发生明显变化。受到冷硬化的影响,高能位反映出不稳定问题,该种态势可以趋于稳定,这属于一个弱化的过程。弱化阶段一般是受到温度干扰,如果温度产生的作用明显,将会直接的表现于弱化效果上。若是温度相对稳定的时候,表层金属金相组织加以变化,基本的强度以及硬度等可以呈现出降低状态,反映出微型裂纹,由此可以将此情况视作磨削烧伤。
2机械加工质量的防治措施
2.1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升级换代
加工设备是影响加工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加工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内部可能出现磨损等不利因素,导致设备的精度下降。所以必须加强对机床等加工设备的维护管理和更新换代。应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检测其精度水平,查找影响其精度的因素并加以修复。对于无法通过维修恢复精度的设备,或者不能胜任当前加工任务的老旧设备,应及时淘汰更换。对于工艺系统中的机床设备,要定期检测机床刚度及其精度保持能力。一旦发现加工精度下降,应及时进行维修处理。同时,为了满足现代产品加工质量不断提升的要求,有条件的还应及时对老旧的机床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对于刀具,其一旦进入剧烈磨损状态,则会直接影响到产品加工质量,所以每次加工前应对刀具的切削参数进行检测,保证加工质量。
2.2正确选择工件材料
机械加工质量受到材料的影响较大,工件材料中,应该考虑相关的因素详细分析加工工件材料的塑性和金相组织等诸多内容。对于那些塑性相对较大的工件材料,比如低合金钢加工工件材料,可以让其接受正火锻造技术的专业处理,以此确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工工件塑形能够得到较为明显地降低,以此落实切削加工,保证材料实际的表面光滑程度。另外,应该依照具体的加工条件,合理的选择工件材料金相组织和相关塑性,将具体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在内,确保机械加工质量得到充分改善。
2.3加强机械设计的规范化,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机械设计加工不仅仅追求高质量,更要追求高效率,为了协调好质量与效率的关系,机械设计加工企业可以对机械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对机械的尺寸、外观等做好详细的统计,从而保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机械设计加工任务。首先,在制定机械设计标准的时候就应该整齐划一,尽可能减少机械在尺寸、外观等方面的分类,这样一来,便可以用同一机器、同一标准生产出更多零部件,批量化生产能够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而统一的设计标准也能够为机械生产减少更多的负担。除此之外,机械设计加工过程并非都按照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的方式进行推进,有些加工环节也可以同时进行,比如,零部件机械生产和人工质量筛查便可以同时进行,从而实现在同一时间内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共同将工作做到位,这样一来,机械加工质量和效率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2.4优化具体的加工方法
在提升加工工件质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积极关注所运用的加工方式,保证所运用加工方式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来保证运用具有较高精度和密度的操作手段。在选择砂轮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加以详细分析,依照其所产生的基本需求,对所产生的基本需求情况作出合理判断,明确速度问题的具体内容,运用细粒度合理的砂轮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处理,以此来确保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件加工质量,并使其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维护。
结束语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领域,是支撑其他工业领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机械加工制造水平更是体现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主要标志。提升机械加工质量,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孟宪超,汤明东.机械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2):233-134.
[2] 崔博利.机械制造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数码世界,2019(2):152-153.
[3] 周建民,刘希,李惠平.浅谈机械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J].内燃机与配件,2018(2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