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10kV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和检修策略研究

金永航

天合联创设计有限公司,310000

摘要: 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对其运维和检修有比较高的重视度。文章分析了10kV及以下配网运行常见故障类型与故障危害,结合运行维护技术分析,提出了检修工作策略。
关键词: 10kV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检修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6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10kV及以下配网运维检修工作在电力行业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为了提高运维检修人员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大宣传力度,帮助运维检修人员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同时,10kV及以下配网运维检修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创新运维检修技术,提高10kV及以下配网运维检修工作的发展速度。

一、常见故障类型与故障危害

(一)自然因素引起的故障与危害

自然因素会给电力配网的稳定性带来极为严重的危害,也是最难控制的故障类型。从整体上来看,自然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种类繁多且比较复杂,产生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最常见的破坏性自然因素有:台风、强降雪、低温、结冰、雷击、洪涝、地震、泥石流等。台风会引起倒杆、线路断线等危害;强降雪、低温和结冰会使电线会长时间处于高湿度环境下,甚至会压断电线,造成大面积供电瘫痪;雷击灾害会引发线路短路、供电跳闸、导线断线等问题出现;洪涝、地震、泥石流会引起倒杆、线路断线等故障。此外,还有部分鸟类会将巢穴筑建在配电线路网络中,极易引发线路短路、接地故障。

(二)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与危害

维护与管理人员是保障配电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人员,但有部分检修人员存在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不细心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隐患,对一些配电设备和线路故障未能提前识别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这是引发故障的重要因素。部分不法人员为了谋取私利,会冒险偷盗配电设备、电线,这也会造成配电网络故障。很多距离配电线路比较近的施工行为,也会引发配电网络故障,比如伐木时树木倾倒会压断电线、机械设备倾倒时会压断电线、私自开挖电线杆附近的土壤,导致电线杆倾倒、道路车辆超高刮断横传公路的电线,这些问题都会给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二、运行维护技术分析

(一)线路巡检与线路修剪

为了确保配电网络可以稳定运行,将故障率控制在最低范围内,需要运维人员加强巡检力度,针对切实存在的各类故障问题,需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尽处理”。运维人员应当对线路的绝缘体完整性、配电设施和接地装置进行定期巡检,找出潜在的故障问题并进行处理。定期对线路中的相关设施进行稳定性测试,比如变压器、绝缘材料、接地电阻等,确保整个配电网络各个环节都能稳定运行,各个元件都能始终维持在安全平稳运行的状态下。

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健全的线路巡检工作制度,在每次巡检工作中都需要详细记录时间和检查结果,针对存在的故障问题需要明确标注故障原因、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以便后期查阅。在巡检过程中如果遇到树枝过长,存在引发线路短路风险,就需要立即安排专人对配电线路周围的树枝进行修建处理,确保树枝不会给配电网络运行带来安全隐患。针对电线杆等区域存在的鸟窝,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严禁在线路运行区域出现鸟窝等异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损坏鸟窝,保证鸟窝的安全和完整[1]

(二)立杆运维

配电网络能否始终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与立杆的铺设质量存在密切联系。我国对于立杆铺装施工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每个立杆的埋设深度、角度,相邻立杆的宽度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针对8m杆高的电线杆,需要埋设深度在1.5m;12m杆高的电线杆,其埋设深度需要达到1.9m;18m杆高的电线杆,需要埋设深度达到3m。在埋设立杆时还需要注意周围土壤类型和地质情况,针对软弱土壤地区的立杆施工,需要进行地面加固处理、。

(三)防雷运维

电力系统经常会遭遇雷击,尤其是一些高山上的线路和平原上的线路,更是防雷运维的重点区域。有关部门需要全面加强重点区域的防雷运维,这是保证配电线路免遭雷击的重要措施。

三、检修工作技术分析

(一)杆塔检修工作分析

杆塔在长期使用后,很容易出现倾斜的情况,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一旦出现杆塔倾斜后,势必会给电力输送造成较大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这类问题出现,检修人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稳定性检查,要对周围土壤的稳定性和地质变化情况进行探查,检查杆塔是否存在下沉、移动、倾斜等情况,如果存在问题则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用于加固的螺栓、螺母等零部件来说,也是检修的重点内容。检修人员需要及时对松动的螺栓和螺母进行加固处理,避免线路松动引发不必要的故障。

(二)线路检修工作分析

线路故障一直是比较难处理的故障问题,而且一旦出现线路故障就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区域性供电瘫痪。为此检修人员需要对线路的接触情况进行检查,提高对地线的检查力度,尤其要对线路连接处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处理线路开路、线路接头虚接等故障问题。电线绝缘体也是线路检修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很多电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绝缘体失效、绝缘体开裂、绝缘体脱落等故障问题,这不仅增加了伤人风险,也容易引发配电网络的局部区域短路跳闸情况,因此要做好电线的绝缘体情况检查工作,必要时还需要做好线路除湿,保证绝缘体内层的干爽程度。此外,检修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线路温度进行全面监控和检查,严防线路温度过高问题出现[2]

(三)线路故障检查工作分析

如果线路已经确定出现故障问题,需要检查人员立即启动检修预案,保证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故障点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目前最为快速、有效的线路故障检查方案是分段检查,运用这种检查方式可以准确找到线路故障点,节约了大量故障排查时间和工作人员劳动量。常见的线路故障有短路故障、断路故障、接地故障等,检修人员可以根据系统发出的警告判断发生何种故障。对于短路故障来说,可以根据系统的自我保护行为判断发生的是两相短路还是三相短路,同时检修人员便可以将故障点目标缩减到主线路或与电变站相邻区域;对于断路故障来说,可以借助测距仪判断故障点的位置[3]

四、结语

10kV及以下配电网络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对其运维和检修有比较高的重视度。管理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细则,明确运维与检修的工作内容和各个岗位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在发现故障问题后需要立即启动相应的故障处理预案,做好故障类型分析、故障点确定和故障消除方案制定,这样才能比较有效的消除配网中的故障,保证电力供应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田德飞.10 kV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与检修[J].科技风,2020,(31):187-188.

[2]陈江山.试析10kV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与检修[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192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