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实际的建设工程中,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结合生态学和建筑施工技术,尽可能的不破坏大自然,保证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生态建筑有很多好处,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还能够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因此,在进行城市高层建筑设计时,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基础,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不给环境增加负担,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及设计原则
(一)生态建筑概述
生态建筑主要是以生态系统为核心来进行建筑的构建。生态系统不是简单的生物集合,其构成非常复杂,为了促进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合理规划,减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必须制定详细科学的计划。并且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建筑设计基础,不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到环境保护,这也对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存在一定积极意义。生态建筑的开发以来,形成了一定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调整建筑的局部气候现象,调整适合居住者的生活环境。此外,生态建筑有助于优化建筑的空间结构,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生态建筑的整体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不突兀,给人以良好的居住体验,生态建筑的出现使得人与自然和谐成为现实。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学重视社会、建筑、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融合才能更好的打造和谐、健康居住环境,对此设计相关部门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中应该重视降低能源消耗,注意可回收、可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基于此生态建筑学应用应该秉持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点,人性化原则,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现代化人类居住、工作要求,高层建筑设计也应该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居住体验,达到人类、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将人性化原则放在高层建筑设计的首位。第二点,生态化原则,自然环境中有很多有价值的能源基础,比如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这些资源都是可再生的,通过高层建筑生态系统建设,发挥生态能源优势,可以减少传统建筑照明、空调等方面的使用,营造符合高层建筑的小生态环境,以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第三点,合理化原则,高层建筑设计自身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关注建筑生态性能外,还应该满足建筑基本的合理化要求,考虑施工技术、环保材料的应用。
二、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在高层建筑的实际建设过程中,施工会伴随着资源的浪费。根据生态建筑学来进行高层建筑设计,必须遵守节能减排原则,制定相应对策,减少在建设过程中材料和能源浪费,并进行城市环境的节能减排工作。因此,相关建设部门应充分利用生态建筑学,确保生态环境的顺利实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在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的同时,保护周围环境。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要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的施工质量。
(一)提高生态建筑学的认识与应用
对于生态建筑学而言,可能并不能满足建筑短期经济效益的需求,但却具有长久持续的生态效果,当前部分建筑企业在这方面容易存在认识偏差,将其作为阻碍建筑经济效益的一种因素,从而影响生态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生态建筑学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生态建筑学的价值和优势,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建筑领域中。其次,建立生态建筑学的教育和培训机制,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专业的教育工作,帮助相关人员了解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全寿命周期上所具有的持续、长久作用,提高人们对传统高层建筑高消耗、高污染的认识。另外,政府部门作为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在生态建筑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当地建筑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建筑市场环境,在这方面加强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要求,约束企业在生态建筑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完善高层建筑下生态建筑学的推广和应用。
(二)与周边环境友好协调
高层建筑设计下如何加强设计与生态理念的融合是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由于我国建筑业发展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系统,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对传统建筑理念进行更新和改进,这样才能符合生态环境设计要求。建筑设计除了建筑结构自身的设计外,还需要与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融合性,高层建筑整体策划与设计需要发挥环境资源的作用,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出发满足建筑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通过对当前建筑设计深入研究,得出结论,高层建筑设计需要加强综合性规划设计,以生态建筑学理论为基础,实现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考虑地区环境、人文地理,通过科学设计使他们进行融合,以此提高建筑物舒适性、生态性的具体要求。比如,在建筑物生态布局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环境下建筑物通风、照明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结合当前地区生态环境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在高层建筑空间设计中,应全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空间的组合形式。在对庭院空间进行利用的前提下,对庭院空间的经济指标,空间布局特征进行了解。根据生态空间的形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符合自然光及温度的要求,对区域进行分区设计,以便与区域设计指标的现实需求相符合。在设计交通核心位置时,不但要对热工效应以及环境舒适性进行考量,还要对经济和结构的均匀性进行考量。在平面空间布局设计中,应以南北向为主,使平面空间布局最为有效。在进行设计组合的过程中,应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严格要求,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循环比较独特,再加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也比较特殊,为人类营造所需要的生物、自然能源自然也不一样,在设计高层建筑的过程中需要从生态、自然环境等方面着手,对与生长环境相符合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根据地段设计,结合土地特征、环境特征,以及植被特征等,全面研究及分析区域以及外部环境的关系,高度重视人与环境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层建筑的设计应用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建筑的认知,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生态建筑学的合理运用能够推动这个工作顺利实施,从而使得高层建筑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这不仅会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而且还能促进高层建筑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开发,从而推动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华军.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城市高层建筑设计研究[J].智能城市,2017,3(11):97.
[2]周佳.生态建筑学视角下城市高层建筑设计研究[J].门窗,2017(06):128.
[3]王锋.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08):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