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石墨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其性能优化研究

邢友丽1 王鹏程2

1.黑龙江技师学院,158100;2.中建材黑龙江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158130

摘要: 在能源方面,当前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同时其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由于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为缓解这一问题,各国均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而开发绿色、高效、安全的新能源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新能源中的太阳能和风能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其中太阳能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可再生能源,但由于其受天气和环境影响较大,难以大规模使用。而风能资源则是一种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但由于风能资源具有不稳定、随机性大等特点,所以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石墨材料进行研究成为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 石墨材料;新能源领域;应用;性能优化
DOI:10.12721/ccn.2024.15836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的新能源电池,该电池的出现对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锂离子电池属于一种锂金属或锂合金材料作为负极,电解液为有机溶剂的新型电池,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对电解质溶液的充放电,从而获得电能。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诸多优点,如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但是由于其工作原理与传统电池不同,所以也存在一定缺点,如放电电压较低、倍率性能较差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对石墨材料进行了优化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在负极材料方面,传统的石墨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出现粉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此,研究者对石墨材料进行了改性处理。研究者在对石墨进行改性处理时主要以三种方式进行:首先是将石墨进行高温碳化处理,该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粉化问题;其次是将石墨进行高温活化处理,该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石墨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最后是将石墨进行表面修饰处理,从而有效改善其循环性能。

在正极材料方面,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镍钴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由于镍钴锰酸锂的理论比容量较低、循环性能不佳等问题,使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研究者对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三元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倍率性能和放电电压。

2.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电容器与电池之间的储能器件,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能量存储系统。目前,超级电容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光伏发电等领域。与传统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比能量可达70 kWh/kg以上;超级电容器的工作温度范围较宽,可以在-50~85℃范围内使用;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可达到10000次以上;超级电容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冲击性。正是因为上述优势,超级电容器成为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重要储能器件。但由于超级电容器具有较大的比电容,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问题,比如由于其能量密度较高,导致其体积较大,对电池进行充电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由于其工作电压较高,会导致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溶解失效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3.石墨基储氢材料

石墨作为一种具有层片结构的非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强度、较低的密度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在石墨中加入少量碳材料可以对氢分子进行吸附,并将其存储在石墨层间,从而有效提升其储氢性能。当前研究中主要采用表面活性剂法、水热法和球磨法三种方法来对石墨进行处理,以提升其吸附氢的性能。表面活性剂法主要是通过向石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对氢分子进行吸附,在石墨表面形成一层疏水物质,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水热法是通过将石墨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在其中加入催化剂和水分,并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多孔材料,从而实现对氢气分子的吸附。球磨法则是将石墨材料放置于球磨机中,通过不断运动来实现对氢分子的吸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球形石墨材料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再用水进行球磨处理,可以使其在球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硅烷偶联剂膜,从而有效提高其吸氢性能。将石墨材料进行球磨处理后再用乙炔作为原料制备催化剂,可有效降低其表面张力。经过球磨处理后的石墨材料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吸附容量较低,只有10.57 mgg-1;其次是循环性能差,其仅能循环使用三次;最后是储氢压力低,在高压下仍不能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来实现对其性能的提升。通过在石墨材料中加入碳材料或硅烷偶联剂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其吸氢性能;利用石墨烯和石墨烯纳米片等材料也可以有效改善其吸氢性能。

4.碳材料

碳材料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构成碳原子的基本物质。碳材料具有十分丰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例如: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比强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能源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碳材料可分为石墨材料和人造石墨材料两种,其中石墨材料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领域。

在锂离子电池中,由于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扩散能力较强,因此为保证其安全性能,需要对电解液进行稀释处理,因此采用人造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电解液的浓度,从而降低电极材料的用量。另外,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人造石墨作为负极材料还可以避免电解液对负极材料造成腐蚀。此外,在高温储氢方面,采用人造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可以有效提升储氢性能。高温储氢是指在液氦温度下将氢气进行液氮冷却处理后进行存储的过程,其能够有效提升氢的密度。但由于液氦温度较低,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而采用人造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可以有效克服这一问题。

5.石墨与碳纳米管

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晶体,是一种层状结构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电极材料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组成的管状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每一个碳原子均可以单独的进行活动,形成螺旋状结构。碳纳米管的长度一般为1-100 nm,直径一般为2-200 nm,同时碳纳米管是一种单壁材料。碳纳米管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在电极材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碳纳米管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材料、导电添加剂等。碳纳米管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在未来新能源领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6.结语

通过对石墨材料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的深入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其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氢材料以及碳纳米管等多个方面的巨大潜力。石墨以其优异的导电性、稳定性和高比表面积,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展望未来,石墨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将持续拓展和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墨材料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在能源储存和转换效率上将有更大突破。同时,石墨与其他新型材料的复合应用也将成为研究的热点,有望为新能源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我们期待石墨材料在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孔玥,黄燕山,罗宇,等.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新能源转换与存储领域的应用现状、关键问题及展望[J].化工进展,2021,40(09):5118-5131.

2.杨鹏.石墨烯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J].汽车测试报告,2023,(08):89-91.

3.刘格均.基于石墨烯改性聚酰胺6新能源材料热电性能研究[J].江西化工,2023,40(01):59-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