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走向自主和实践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王新亚

召陵镇召陵实验高级中学,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462300

摘要: 新高考的全面提出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在自主与实践中做好专业与职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高考选择机会,以免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进行分析,并从实际情况展开研究与分析,提出走向自主和实践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路径,仅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高中生;自主;实践;职业生涯规划
DOI:10.12721/ccn.2023.1571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高中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并不了解,认为那是大学的事情,然而基于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面临着自主与多样选择,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进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并为之奋斗的职业目标。高中生要充分发挥自主意识与能力,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与特点,在自我剖析与思考中,提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价值取向,为日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取向

(一)促进终身发展素养的培养

从高中生角度来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在明确目标确立之后,学生会朝向这个目标努力与奋斗,对学生未来生活与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但是也有一些反对声音的出现,他们认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不能发挥出教育的本质作用与价值。但是这种想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高中生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终身发展规划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二)有利于自主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增强

针对当前高中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方式僵硬,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需要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并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展开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教育,立足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对未来做好规划,能够更加努力的奋斗与前进,不断增强其自主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走向自主和实践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路径

(一)开展生涯规划课程,提高学生自主意识

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阶段,需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按照一定的方式与目标对学生展开系统性与针对性的教育。促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加强自我认识,进一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与含义,认识其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其实,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相当于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名学生必须经历的阶段,只有对自我产生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才会更加顺利与健康的成长。

高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与举办,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发现自己的潜能与动力,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与优势[2]。首先,学生要做到充分认识自己,从主观与客观角度全面分析自己的情况,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并制定全新整合方案,为更好地认识与造就自己奠定基础保障。其次,学校方面需要制定对应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程参与与实践中,逐渐形成职业生涯意识与状态,并在自我探索与研究中,激发出自己对未来职业的美好愿景。最后,教师设计适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活动,将课程“我有一个隐形的翅膀”进行优化与创新,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并提升职业生涯意识与责任。

(二)组织开展系列班会,强化自我认知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借助主题班会形式而开展,班主任在学生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学生了解颇深,因此,在主题班会开展期间,能够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了解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3]

例如,学生高一刚入校期间会接受军训、社团招新、运动会、开学典礼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对这些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但随着这份新鲜感的逐渐退化,尤其当学生走向高二或者高三阶段时,便会对自己未来的充满迷茫和焦虑,这种心理情绪与状态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师要寻找恰当时机,定期组织开展“追逐梦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早早树立职业梦想,并不断探索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动力。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未来的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看待“现在的我”,能够对自己有个更加全面的认知,朝向自己的目标与方向更加努力奋斗,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与方案。

(三)注重教学实践体验,增强自主选择效应

校园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类活动,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与动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与机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需要参照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与特点,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实践的场所,促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不同的职业,从而加深自身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职业规划树立的更加完善与健全。

例如,教师定期带领学生走进大型招聘会现场,通过参观学习方式了解不同岗位的职业需求,有利于自身职业素养的树立与提升。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实际生产环节,并展开角色扮演活动,用心体会与感受职业特点,在企业师傅的传授与指导下,学生会体会到劳动与创业的不易,有利于学生商业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养。学生经过这种各样实践活动的体验,对职业将产生主观认识,能够将这种实践经验带到生活中,并在未来的学习中做到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和完善自我[4]

结论: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新时期重要教育内容,对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不能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实践能力,还会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动力,明确学生未来努力的方向。教师要带领学生加强体验与感受,在专业化课程教育实施过程中,带领学生融入实践活动中,切身感受不同职业的特色与内涵,并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传授下,学生做到全面认识自我和分析自我,为更好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晓娜. 将希望理论融入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30-33.

[2] 刘伟方,王彬彬,李雨轩,等.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探析[J]. 教师,2018(12):36-37.

[3] 王晓娜. 将个人成长主动性理论融入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37(3):5-8.

[4] 韦秋禄.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0(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