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

赵新宇

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中心幼儿园,110164

摘要: 幼儿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利用游戏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一直都是很多幼儿教师的做法,但是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提升游戏教学质量是一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其次简要分析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借此提升游戏教学方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效果,为提升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 游戏教学;幼儿园;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4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幼儿教学游戏化旨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游戏元素,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为幼儿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加幼儿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幼儿教学的效率,推进幼儿园教育的有序、高效进行。因此,幼师在日常的幼儿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不仅可以让幼儿时刻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幼儿以后的进步和发展做铺垫。

一、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向现代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游戏教学主要是通过游戏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游戏教学的核心就是通过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为幼儿呈现知识,改变幼儿学习态度,增强幼儿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的。游戏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使幼儿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在日常保教工作中,教师科学地引导幼儿探索新知识,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帮助幼儿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但是,部分游戏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加大幼儿的学习负担,导致幼儿失去了学习兴趣,参与度也降低了。以数学课程为例,如果教师要求幼儿熟练掌握加减法等内容,他们就会出现畏难情绪,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但如果教师能够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效果一定不错。

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活动项目欠缺

当前,由于幼儿园缺少丰富的游戏活动项目,部分教师开展游戏教学时,没有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成长规律,单纯依靠游戏项目实施教学,这种方式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很不利,且由于游戏教学模式缺乏相应的创新与改进,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陈旧,直接影响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幼儿园实行游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幼儿的课堂学习能力与投入程度,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幼儿园应积极拓展场地,补充道具,以满足游戏教学对场地与设施的需求。

2.未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幼儿园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身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积极采用合适的游戏,充分发挥游戏的科学性与趣味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明确自身教学定位,过度关注自身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在游戏教学中的重要程度。此外,由于没有完善的教学方案与成熟的教学经验,游戏教学存在过度干预幼儿的现象,导致幼儿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培养幼儿的游戏能力。

三、游戏教学开展的策略

1.明晰游戏教学的核心内涵

为进一步强化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教学理念,明确游戏教学的内涵、作用、实施过程,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要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他们融入教学的意愿,确保游戏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积极反思,不断提高游戏教学的质量。在幼儿园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施教主体,必须准确定位,设计游戏时,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与组织作用,要明确教学内涵,要与幼儿的成长规律相结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巩固幼儿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还要将游戏活动与教学目标、内容、定位等因素相结合,制订合理的游戏教学方案,以此确保游戏化教学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

2.多元化的游戏活动

在日常保教工作中,教师要结合不同阶段幼儿的学习状态与成长规律,不断改进、优化游戏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完善的、合适的游戏项目。投放游戏教学材料时,应结合幼儿特点,利用色彩鲜艳、外观漂亮、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开展游戏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可以让幼儿扮演自己熟悉的动画片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针对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识字、计算等游戏,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游戏材料的数量、质量等严格把关,确保游戏材料质量良好,对幼儿的安全及健康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作为施教者,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科学地指导幼儿学习相关知识。在传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应积极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幼儿的发展潜力。教师要采取生活化的游戏教学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要鼓励幼儿积极发表意见,充分了解幼儿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游戏教学。例如,讲授数字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数字迷宫的形式,为幼儿制订游戏目标,并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辅助他们完成数字迷宫游戏。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还帮助幼儿完成了数字迷宫游戏的任务。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当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后,教师要重点加强幼儿的心理教育,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保证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是幼儿园和幼师需要时刻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幼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意见,把幼儿放在教育的主导地位,并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游戏或活动,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和能力,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让幼儿在幼儿园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李.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学子:理论版》,2015(17):32.

[2]张冰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6(17):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