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研究综述

高雪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 历史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数次南下,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原王朝造成冲击,但同时又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碰撞中相互促进发展。近年来,历史学界对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原因、表现、影响等方面做出了细致研究,取得了颇为丰富的成果。
关键词: 游牧民族;南下;民族交融
DOI:10.12721/ccn.2022.1570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有关于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研究一直以来是历史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其研究不仅丰富了民族史与边疆史的研究内容,更能直观地探讨政权更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碰撞与发展。随着对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也取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一、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原因的讨论

对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原因的分析众多学者观点不一。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原因与自然环境有重要关系。王铮等人的《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文中将气候变化作为游牧民族南下、东进的重要原因。[1]满志敏等人在《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中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不同社会条件下农牧过渡带的影响和作用。[2]刘期亮的《从气候变迁和地形状况看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一文,直接从气候变迁和地形状况这两方面论述自然环境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原因。[3]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还有许多政治原因。刘复生在《不安的边缘:羌人南迁与“蜀汉徼外”民族关系的递变》中就提出羌人南迁是受政治因素影响而南下迁移。[4]张婧在《浅析契丹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几次迁徙》中也有对于契丹民族因政治原因迁徙的观点描述。[5]张晋在《乌桓三次南迁的历史情境再探》中也对造成乌桓南迁的政治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6]

但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原因并不能仅仅用自然环境因素和政治因素概括,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应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路线及具体表现

历史学界众多学者对于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路线、表现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研究成果。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中原地区,常借助于地理位置优越的南下通道。王晓磊在《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通道研究——以清水河谷为中心》里阐明,历史上游牧民族南下侵扰中原地区总是循着一些固定的路线,这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游牧民族南下军事通道。[7]。曾现江的《中国西南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以藏彝走廊为核心》一文也提及,藏彝走廊不但是古代民族迁徙流寓的历史地理场域,也是中国西南与西北乃至北方草原相互沟通的重要孔道。[8]

南下的北方游牧民族常发起战争、占有土地,甚至于建立独立政权。崔莉在《如何认识古代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中表明,在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关系中,作为常态化的战争和历史发展主流的交融是以更明显和深层次的关系存在着。[9]韩国磐在《魏晋南北朝史纲》一书中详细讲述了北方游牧民族建立政权割据的历史局面,[10]自此可以看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对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作用。姚念慈在《辽东之役与明清嬗代》中也提及游牧部落的南下以及明代北边的防务,部落政权的建立与南下对于中原王朝的冲击。[11]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时常伴随着战争与掠夺,侵扰民众,占领土地,建立独立政权,以此冲击中原王朝统治。

三、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影响

从文明历程来看,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碰撞。赵林在《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中阐述,农、牧世界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导致了文明形态的变更和文明域界的扩展。[12]

从政治角度而言,促进了边疆治理策略和防御系统的完善。杨丽在《汉唐时期北疆军事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中描述了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在北疆要地重兵屯驻、修城置戍、以及对游牧民族入侵或边疆叛乱的武力讨伐等。[13]方铁也在《论北方游牧民族两次南下西南边疆》中提到了“以夷制夷”的思想,[14]而“以夷制夷”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治理和统治的重要手段。

从文化角度来说,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诺敏在《简析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性中的艺术特征》中阐述游牧民族的绘画造型中“师法自然”的特点。[15]这一特点用于中国山水画,创造了中国绘画的艺术盛世。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也对社会风气和当时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金凤等人的《唐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对山西的侵扰及其影响》一文里提出,北方游牧民族尚武的风气深深影响了山西人民,并且妇女思想开放,在吟诗写作和穿衣习惯方面突破中原传统礼教的束缚。[16]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对于其他文化方面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周文来等在《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军事武术的促进作用》中论述了中原武术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进而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17]王志强在《论游牧民族南下对双名的影响》一文里也提出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对姓名的影响,以及对中原王朝传统宗族思想的冲击与影响。[18]

由此可见,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在各方面的影响都以一种融合、吸收、并进的状态不断发展。

四、总结与反思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虽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侵扰,但同样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发展。民族间的融合既是双方对峙、相互战争的产物,又是在历史大环境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时至今日,民族大融合对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也具有重要作用。    

虽然目前有关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研究还存在些许问题,如部分研究观点脱离历史大环境、有个别著作存在错误民族情绪等,但仍存在可取之处,且有关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问题的研究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继续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借鉴与启发。

参考文献:

[1]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6.04.

[2] 满志敏,葛全胜,张丕远.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J].地理研究,2000.02.

[3] 刘期亮.从气候变迁和地形状况看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J].长江丛刊,2018.01.

[4] 刘复生.不安的边缘:羌人南迁与“蜀汉徼外”民族关系的递变[J].宁夏社会科学,2020.06.

[5] 张婧.浅析契丹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几次迁徙[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09.

[6] 张晋.乌桓三次南迁的历史情境再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5.

[7] 王晓磊.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通道研究——以清水河谷为中心[D].北方民族大学,2013.04.

[8] 曾现江.中国西南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以藏彝走廊为核心[J].思想战线,2010.01.

[9] 崔莉.如何认识古代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J].现代交际,2018.16.

[10] 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11] 姚念慈.辽东之役与明清嬗代——辽镇由“盛”转衰探源[J].清史论丛,2021.02.

[12] 赵林.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J].武汉大学学报,2002.06.

[13] 杨丽.汉唐时期北疆军事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J].理论学刊,2021.03.

[14] 方铁.论北方游牧民族两次南下西南边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01.

[15] 诺敏.简析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中的艺术特征[J].大观(论坛),2020.05.

[16] 金凤,裴永亮.唐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对山西的侵扰及其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06.

[17] 周文来,仇志刚.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军事武术的促进作用[J].首都体院学院学报,2006.01.

[18] 王志强.论游牧民族南下对双名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