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卢海波

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 土木工程施工中,假如项目施工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将会对之后的应用形成深远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导致不必要的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我们要注重桩基施工的一系列要点,只有提升地基的质量,才可以让建筑项目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施工企业也要重视技术的改进与完善,给人们带去安全可靠的建筑项目,持续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位置。
关键词: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要点
DOI:10.12721/ccn.2023.15706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施工技术应用也日益成熟。我国东北和西部等地区建筑市场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桩基础技术是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分析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情况,可以促进建筑业行的发展。建筑施工时为避免地基不完善,地质灾害等因素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可以应用桩基础技术,解决地基不稳问题,以此提高地基坚固性。

1、土木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1.1复杂性

在地基施工建设中,应根据标准程序完成施工计划,为土木的顺利完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大可能减少土木工程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复杂、地形多样,特别是那些临近地震带的区域,板块运动频繁,极易出现自然灾害。因此,土木施工单位应合理应用现代化施工技术,缩减灾害可能会对地基造成的种种隐患。

1.2隐蔽性

土木工程工序繁杂,需要保证每道工序之间的连接性,若是在建设过程中,某一道工序操作不当,在后续施工将前期错误工序覆盖,将很难发现前期造成的错误。因而,隐蔽性是地基基础施工中基本特点之一,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的存在,土木相关部门必须不断提升监管强度,完善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监管办法,尤其应关注对地基基础施工中隐蔽部分的监督与管理。

1.3多发性

在前期施工准备中,应对地质状况进行认真勘察,坚决杜绝盲目施工的情况。若是地基施工技术与实际的建设需要不相符,将在未来建设施工建设中埋下隐患。并且,有很多土木工程中都存在这种情况,相关部门不断发展勘察技术,也是为了有效避免此种施工事件的频繁发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资金浪费。

2、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基坑基槽上方土开挖技术

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风险性较大,必须保障基坑在开挖和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达到工程要求。因此,必须严格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监测的,及时监测基坑与周边城市道路、建筑物,避免边坡失稳或出现周围建筑物沉降、开裂等意外。通过了解土体变形情况、边坡的稳定性与支护效果。施工过程中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原因排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2.2排水技术要点

在施工过程中,排水工作一定要做好。一般而言,施工的排水作业可分为两种:明排水法,即运用截、抽和疏的排水方法。截指截住水流;抽指开挖基坑时,在坑底留设集水井和排水沟,使水流顺着排水沟汇集到集水井中,之后用水泵将水抽出;疏指疏干积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在开挖基坑之前,在基坑的周围安设足够数量的滤水管,将水抽走,在工程完工之前,保证地下水位始终在坑底之下。保证了坑基土体的干燥,可以有效的防止流砂,并改善施工条件。尽管如此,在降水前,一定要考虑原有的工程建筑物可能产生的附加位移和沉降引起倾斜、开裂、倒塌及地面塌陷。因此,在施工必要时,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2.3土壁稳定的技术要点

平衡土体内粘结力与摩擦力是基坑土壁稳定的要点,一旦严重失去平衡,会造成严重的基坑塌方事故。所以稳定土壁是要确保放足边坡,边坡依照要求留设。横撑、板桩、灌注桩、深层搅拌桩、地下连续墙等为土壁支撑方法。还要基于施工场地的现实状况而定边坡的坡度设计,参考当地土质,施工条件等多原因而定。比如,粘性土要陡些的边坡,明沟排水、人工挖土或机械在坑上边挖土时边坡要平缓些;当基坑周围有重要建筑物时,要取h1.0~h1.5的边坡;在工期短,没有地下水的状况下,能留设直槽而不放坡时,其不能超过下面数值的开挖深度:为lm的密实、中密实的砂土与碎石类土;为1.25m的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和亚粘土;为1.5m的硬粘、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及充填物为粘性土:为2m的坚硬粘土。使土方量降低,施工面减少,支撑要设置在基坑处。不良气候像遇雨季不可以对滑坡地段实施挖土,一旦出现危险一定要马上停止挖土,使用应对方法妥善处理。

2.4填土和压实技术要点

除了要考虑土壤的稳定性,还要考虑是否需要填土以及压实技术,这些条件也是土木基础施工的重要内容。如果在土壤中有机物和石膏的占比较多,则在基坑内不需要进行填土,就能保持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对于涉及到需要填土的工程,那么在填土过程中,就需要分层填土,然后压实,尽量选用同种性质的土壤,这样的施工过程就相对没有那么复杂。如果是不同种类的土壤,下层应先放透水性能强的土壤,上层放透水性能弱的土壤,如果将不同透水性能的土壤混合到一起,那么在填方内则容易形成积水,不利于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2.5基坑监测技术

基坑边坡变形观测,了解基坑支护的变化状态,以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开挖的地质情况,对支护参数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如果发现基坑支护存在异常情况,则应采用支撑或者回填等方法,提高基坑边坡的安全系数。监测内容除了量测基层位移情况和观察地表开裂的位置和列宽,还要对基坑渗水情况和漏水情况变化进行观察。布置监测点,选择在基坑支护变化最大的地段,或局部地质条件不利的地段。监测技术的施工内容有以下方面:以施工单位为主体,量测基坑的位移,如果基坑支护工程已竣工,则由建设单位负责测量,将测量点布置在基坑支护的施工图纸上;在支护施工期间,保持每天监测一次的密度,在完成基坑开挖或基坑变形稳定后,再适当减少监测的次数;雨水季节的监测和支护安全水害来源的监测,要查明渗水的原因,如生产排水、生活排水、管道渗水、贮水池、化粪池渗漏水等,以便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在施工开挖期间,加强基坑顶部侧面位移和开挖深度比值的观察,及时分析原因,为提出适当支护方法和加固措施提供基本条件。

3、桩基施工要求

吊桩法施工中,桩与桩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 m,扬程不得超过2.5 m。吊桩时,控制速度,从一开始就慢慢开始,把电缆装在两个或更多的地方,并保持其稳定性。目标是在活动前将身体向上拉向指定方向,并保持一个稳定的姿势。固定吊点,控制速度,保持车体稳定,必要时安装缆索。如地面人员布置整齐,作业结束后,如不能下井作业,则停止作业。堆垛时,不得将手脚置于堆垛与龙门之间。在用手柄或嘴纠正桩时,不要过分用力。在打桩时,应取适合于桩、桩、桩的桩帽和桩垫。别把铁锤偏心。跌落的距离不大。若壳体突入量突然增加,桩突然摇摆移位,桩头严重损坏,桩身断裂,桩锤沉重。为了设桩,请把进料桩,桩,桩分成三个中心。在拔桩过程中,请选择合适的扣子,使用时要缓慢用力,随时注意枕头和钢丝绳的变化。拔桩机工作完成后,必须将地孔填平或加层。在沉管达到设计深度时,将桩锤和桩锤提升到4米或更高,然后检查桩管内的沉管。

结束语:土木项目工程量非常大,基础施工又一定要在其他分部项工程施工以前完成,掌握施工中的基础技术要点非常关键,是降低项目成本、确保项目质量与工期的关键前提。所以,在实施土木项目基础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施工人员具有相关的基础施工技术水平,持续改进、发展施工技术,严格把各技术要点控制做好,提升土木项目基础施工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磊.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373.

[2] 张舵.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114-115.

[3] 孟凡超.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概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