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煤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策略

付金章

华能扎赉诺尔煤业公司灵泉煤矿,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021410

摘要: 鉴于矿井作业环境位于地下深处,光照条件不足且空气流通受限,通风系统的质量对井下空气成分具有决定性影响。若通风系统不稳定或存在缺陷,可能引发窒息或中毒等严重事故。由于井下空间有限,通风系统的设计必须兼顾简洁高效与稳定可靠。企业应着重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通风效果,以最小化事故风险。若通风效果不佳,将加剧瓦斯积聚,增加矿难风险,不仅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能严重损害煤矿企业的社会声誉。
关键词: 煤矿开采;矿井通风系统;系统优化
DOI:10.12721/ccn.2024.1574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矿井通风系统应用现状

1.1通风系统技术概况

经过长期的开采实践和技术积累,技术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实用的矿井通风系统。该系统不仅确保了井下通风的基本需求,还实现了高效的气体交换。此外,研究人员特别设计了可调节风量的控制模块,以适应井下多变的实际情况。这种设计不仅有效避免了风机能源的浪费,还有助于改善井下工作环境。值得注意的是,矿井作业环境具有动态变化的特性,不同环境对通风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时,技术人员应重点关注提高其适应矿井生产环境变化的能力。

1.2通风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矿井通风系统的研发安装仍面临着几个较为艰巨的问题。首先矿井开采是一段一段进行的,当这一段煤炭资源开采完毕之后,它就成了失去价值的废旧巷道,并且企业会把相关的设备人员都转移到未经开采的巷道当中。废旧巷道的存在会导致风量分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矿井的有效风量率,使开采地区的通风需求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然而很多煤矿并不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物资来封闭废旧巷道,这就导致通风系统矿井主扇电机能源在消耗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没有获得一个很好的通风效果。其次在矿井开采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粉尘、瓦斯等危险性较高的物质,如果这类物质不能够被及时且彻底地排出,那么会在破坏矿井职工作业环境的同时,给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不仅关注煤炭资源的开采量,而且也要求保护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自主性,因此企业及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通风系统的质量。

2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策略

2.1加大先进通风设备、设施的投入使用力度

通风设备、设施自身的性能和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通风系统的通风效率,它在保障矿井通风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企业领导层要适当的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允许相关煤炭企业筛选并采购有关的通风设备、设施,以此来实现自身矿井通风性能的大幅度提高。由于井下粉尘、瓦斯等物质危险性非常高,会导致积聚、燃烧、爆炸等矿难事故发生,所以相关煤炭企业应针对这些问题采购一些合适的设备。由于自然通风模式的风压和风量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很难得到切实的保障,并不利于井下作业环境的稳定,因此煤矿采用主扇通风,满足井下各通风地点的供风量。井下复杂的作业环境决定了我们对风机的功率要求,在一般情况下,风机功率越大越好。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技术改造的老矿井风机功率较小,相对来说取得的通风效果也比较差,并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的开采需求。就目前而言,市面上比较流行的通风设备是轴流式设备和离心式设备,两者均有较好的通风能力,但轴流式风机能够很好的适应矿井作业环境。

2.2注重通风技术的创新优化

煤矿矿井开采的规模和深度越大,相对来说井下的空气质量就越低,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用更强的通风系统才能够保障井下的空气质量水平。因此煤矿应意识到自身通风技术的不足,并且鼓励有关部门加快通风技术的创新力度,从而使其性能有所提升。开采规模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使得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要求和管理难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煤矿不仅要有意识的提升自身通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还要持续发展相关的技术引进工作和研发工作,在保障软实力不拖后腿的同时更要注重硬件能力的显著提高。基于当下的科技环境和市场环境,煤矿领导者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现状,以智能化管理方式为发展目标,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来提升自身的通风水平。

2.3强化煤矿矿井通风管理

首先企业应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废旧巷道进行全方位的封闭,在保障其封闭效果的前提下,优化矿井通风系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效率和通风质量,而且可以很好地避免风机能源的浪费。不同的井下作业环境对于风量的需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企业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风量需求进行计算,这样不仅能够使通风系统更加科学合理化,而且能够在保障井下风量需求的同时避免出现能源损耗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健全矿井通风监管体系

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通风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开展监管工作。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很多监管工作相对来说过于表面化,而且监管人员自身监管意识不是很强,并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作用。针对这些情况,企业必须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使每个监管人员都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同时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监管工作制度和奖惩制度,这样一来一旦出现任何工作问题,我们就可以迅速找到责任人,并发现事故原因进行及时的整改。

2.5加强通风技术培训

首先,矿井管理人员要从心底里认可矿井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积极配合落实各项矿井管理制度和措施。在当下这样一个环境当中,矿井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通风系统优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不仅要进一步加大系统优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而且还要适当组织一些技术培训活动,以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其次,通风系统的优化管理意味着给通风系统作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才可以达到优化后的管理需求。企业可以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对其展开统一性的培训活动,在培训中他们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更加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对于新型通风系统的实践方法也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于井下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往往学历水平较低,相对来说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弱,针对他们所展开的工作,关键在于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的规范性。企业应针对其组织展开一定的安全知识宣讲活动,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通风意识,这样能够有效规避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建立起一定的考核制度,以此对各级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安全意识进行考核。 

结语:

随着煤矿产业的不断发展,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煤矿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通风系统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和优化。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强化、监管体系完善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有效提升矿井通风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从而为井下作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在未来的发展中,煤矿企业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矿井环境和市场需求,推动煤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伯杰.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8(25:42-43.

[2]吴江杰.煤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策略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02:77-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