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龚祖川

攀枝花学院,四川省攀枝花市,617000

摘要: 随着世界全面面临能源危机,为避免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大部分国家都将注意力投掷在新能源企业的研发阶段。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国和出口国,我国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在落实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时常需要面对各种挑战。本文简要概述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提高创新效率的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技术创新
DOI:10.12721/ccn.2024.1570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当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资源缺乏、人才储备不足的背景下,为从根本上强化关键技术的创新效率,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应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提高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环节的资金投入量。同时,还应积极与各类专业机构达成合作一线,追寻增强创新效率的有效方式,规避各类不必要的风险问题。

一、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

(一)核心技术

当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各类先进的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运用,相关产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即便如此,在发动机、电池等专业环节,依然存在较多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正常情况下,依然选择与西方厂商合作。例如,在动力电池领域,由于现阶段我国研制的电池,电能的储备量相对较低,无法在严峻的环境中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同时,我国生产的动能电池,电量存储的最高值仅超过了每千克100瓦时。但是,以日本为例,该国的最高值早已突破每千克200瓦时。通过对比各项数据可知,各发达国家生产的动能电池使用年限远超我国的两倍不止[1]。

(二)创新成本

在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的生产阶段,为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借助合理的手段,实现技术的全面创新。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投入大、时间成本高等风险。同时,对比西方各发达国家,我国的汽车产业仍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结合以往的经验分析可知,受创新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为确保企业的效益不受影响,对比同系列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定价相对较高。不仅会对消费者的判断造成干扰,更无法确保其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二、强化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

(一)注重成本投入

当前,对比各西方国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成本投入的力度普遍较低。其中,主要包含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环节。受各类外界因素影响,大多数新能源企业通常会打着新能源汽车的旗号对外宣发。但是在关键技术的研究阶段,往往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为现有的燃油汽车加装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驱动,各类关键组件依然依赖进口。作为新时代的衍生物之一,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稳定发展,有关部门应围绕技术研发,基础设施构建、对外宣传、售后保险等环节,提升成本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为此,为规避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实现核心技术的全面优化,相关企业的管理层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升各类重要环节的成本投入力度。

(二)组建人才团队

众所周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在核心技术的研发阶段,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入。现阶段,在我国各类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自于985、211等综合能力较高人才比重普遍较低,更未能结合实际情况,组建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为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车企应围绕当前的现状,和国内各类专业院校达成合作意向,为各类高校优秀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针对企业内部现有的各类技术研发人员,为提升科研团队的整体水平,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此外,还应长期聘请业内各类专业人士,前往企业内部开办专家座谈会。为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不仅要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还要借助完备的奖惩机制。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高水平发展,政府等机关部门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出台各类激励政策,吸引更多海外的优秀人才。如此,不仅能够实现研发团队的组建工作,更能全面提升技术创新效率,助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稳定运转。

(三)提高创新力度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运转阶段,作为一类先进的技术产业,为从根本上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相关企业应积极与国内的各大专业院校合作。同时,还应与第三方科研团队达成合作意向,各取所需,互助互利。结合以往的经验分析可知,新能源汽车企业具备资源储备量充足、经销渠道完备等优势,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科研团队的研发成果应用到实处。但是其也具备研发资源不足、成本投入高的缺陷。相反,高等院校和第三方研发团队具备以下优点,分别为内部人才综合能力强、拥有各类先进的机械装置,拥有技术研发的基础和经验。同时,还拥有下列缺陷,缺乏稳定的应用路径,研发资金也尚不充足。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企业与高校和第三方团队间,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企业能够为其供给足量的资金。校方和科研团队能够借助自身的优势,为其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关键技术的研发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新能源汽车企业还可以借助自身优势,为高校人才构建独立的科学研发渠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各类高素质人才提供研究课题,并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2]。完成上述操作后,高校可以借助新能源汽车企业供给的各类资源,开展技术研发项目,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和成果呈交给企业,由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各项内容落到实处,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除此之外,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下列方式,例如成立校企联合的试验基地,创建对口奖学金。如此,新能源汽车企业便可以和高校达成深度合作,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项人才。

(四)优化政策制度

政府等机关部门也应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奖惩制度。同时,更要提高市场监管力度。在政策的设计阶段,应点明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此外,为避免恶性竞争问题的出现,还需要对外出台各类财政补贴的优化策略。不仅如此,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各类新能源车企的蓬勃发展,政府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保证各类政策制度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当政策体系得到全面优化后,应在第一时间撤出,降低自身对车企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如若政府未能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市场环境始终处于正常状态,极易导致相关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为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应鼓励和引导其自主完成核心技术的创新,以此在获取更高效益的同时,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稳定运转[3]。

结论:综上所述,受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始终无法满足要求。为此,企业应根据现状,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提高核心技术研发和对外推广力度。同时,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优化当前的产业链,并为科研人员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更要与各类高等院校取得合作,全面增强核心技术的创新效率。

参考文献:

[1]金炜博,郭欣桐,徐丽洁,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23,37(03):99-108+122.

[2]童萍,谢荣见.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05):53-58.

[3]阮值华,黄德胜."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3(1):15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