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师型”艺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和路径研究

石磊

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辽宁沈阳,110015

摘要: 艺术职业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它为高等艺术教育确立了艺术教育的科学基础理念、形成了专业的技术技能模式,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艺术人才的培养者,如何能够适应当今艺术教学特点并能较好的将艺术专业技能教授与学生也是值得深究的现实问题。艺术职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师资队伍有别于普通学校,既要求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理论功底,更注重教师亲身示范的技术技巧实践能力。师德师风的建设也是衡量教师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艺术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双师型;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模式;路径研究
DOI:10.12721/ccn.2021.1571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通过对现有艺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艺术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构建艺术类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上遇到很多困扰。专业教师自身专业水平较高却因为缺乏“双素质”能力,不能较好地将技能技巧传达给学生;专任教师教学中偏重于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专业内涵传授及德育思政的渗透。

一、艺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现状

(一)艺术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艺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主要是由院团专业演员转调过来和高等艺术院校本科、少数硕士研究生等组成。在这样一个综合教师队伍中,院团专业教师舞台示范性实践能力较强,但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学历教育,普遍存在学历层次、教学理论和科研水平较低的现象,导致他们在教学中缺乏基本的创新意识,更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高等艺术院校专业人才的引进,填补了学历偏低的现状,同时在专业理论方面有所提升。但在艺术实践教学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艺术教师队伍结构比例不均衡

从整体看艺术类教师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教师偏少,而且高级职称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中级职称居多,初级职称次之。笔者所在的艺术中专学校,全校教师共计264人,专任教师179人、聘请行业导师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占15%左右,中级职称占47%,初级职称占38%。专业专任教师 40 岁以上的占 53%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 6% ,副高以上职称的占 20% 。从数据中来看,高学历、高级职称、中年左右教师人数偏少,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师承关系和整体师资的均衡性。

(三) 重实践、轻理论,教学科研氛围不浓厚

一线教师主要将精力投放在实践教学中忽略了理论性指导作用。大多数一线教学的专业理论水平有限,很少有人将教学经验进行系统地总结、归纳、改进、提升与推广,导致艺术中专学校的教育教学一直处在从实践到实践的水平上,缺乏理论探讨和学术科研的氛围,久而久之,教学水平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而显得苍白无力、缺少活力和创新。

(四)艺术教师队伍师资培养体系不健全

通过对一些艺术类职业学校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师资培训、体系体制、教师执教、科学研讨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健全的标准。有的学校具备师资培训体系但是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时间短、方式方法没有创新性、培训内涵不宽泛,进而导致整个师资建设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要求程度。需要艺术类职业教师体系制度不断完善。

二、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

(一)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多数是从专业团体和演艺机构转调而来,舞台实践的艺术阅历使他们产生专业技能重于理念更新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滋生艺术同行相互说教和敝帚自珍的思想,使得专业间形成门派、不同的教法,影响了教师思路的开阔、眼界的提升、虚心学习的态度,不利于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现行管理制度与人事制度的影响

部分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内部师资在分配和管理上存在问题。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干与不干、干多干少的现象存在。人事制度中存在正式编制与聘用制的区别,多数聘用教师在重要岗位工作但在待遇上却与正式编制教师相差甚远,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研究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专业长期的发展和提升。

(三)艺术“双师型”教师培养资金投入少

根据对某些中职艺术院校有关师资培养教育经费情况来看,教育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一则是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对教师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加以重视。另外,艺术职业学校大多属于文化行业办学,财政经费本来就不充裕,享受国家、社会所给予的教育经费支持相对较少,学校内部承受高昂的教师培训费用难度较大。

(四)教学任务重,学习机会少

艺术专业课教师授课形式与普通教师授课形式相比有一定的区别。个别授课与班级授课的性质存在差异,加之专业教师的周课时量比较大,还有一些校内外教学实践演出任务,致使专业课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学习和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对前沿理论知识了解和关注度的意识形态上相对薄弱。

(五)职称评定标准的不均衡性

教育类职称评定的现状主要倾向于普通学校教师资格的评定而轻视了职业学校尤其是艺术类职业学校的职称评审。艺术类职业教师因总体学历不高、学术水平研究程度有限而受影响。这种现状与艺术教育的本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一) 转变观念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保证

多年的艺术教育实践,艺术中专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与普通职业学校相比,艺术中专学校存在教科研水平偏低的现象。随着艺术中专学校职业教育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注意加强对教师思想的引导,打破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努力使教师们在思想上树立开放型思维,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 校团合作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校团合作是艺术类中职学校探索的新型办学思路。在校团合作的办学模式下,学校从院校引进的高学历、高素质教师,可以利用专业剧团的表演舞台提高自己艺术实践能力,而专业剧团的优秀演员也可以充实到教师队伍中,缓解学校岗位编制不够,师生比过大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三)思政教育与专业技术的融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的有效途径

1.加强实践围绕舞台、达到育人效果。创作出反映时代特色和育人特色的舞台作品,将现实素材通过二度创作再现舞台,实现感染人、教化人的社会意义。丰富教学载体,协同专业建设,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2.加强“立德树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全面深化学校德育教育,通过一系列德育活动,如组织全校师生聆听德育专家讲授关于艺术职业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报告、法治报告,观看优秀影片、走访德育宣传基地等活动将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3.进一步完善德育导师制度。进一步深化“三位一体”管理制度。学生管理部门、文化课课堂、专业课课堂协同管理,共同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管理。每一名学生设立“一对一”导师制度,使专业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技能技巧知识,而且是学生积极人格塑造、正确价值观培养的良师益友。

4.艺术要出精品、名品。结合全国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深入推进“名师、名生、名品”三名工程的建设,鼓励青年教师举办专场音乐会、师生音乐会、复排中外精典作品片段音乐会。以艺术为媒,结合专业特色,将思政元素嵌入到专业教学和舞台实践中与学生形成有效的思想共振、心灵共鸣,进而打造出一批精典作品进行学习和打磨。

5.坚持“送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技巧,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园继续深造,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水平以更好地状态去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同时可以请专家进校园进行全面专业指导,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教育教学中高水平老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达到师生共赢。

6. 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举办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讲课大赛从多方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过比赛提升了教师的舞台实践能力,能够做到沉着冷静,认真应战,公平竞争,充分展现了他们扎实的功底、娴熟的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树立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坚定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预期达到的目标。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本部分将对现有艺术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类“双师型”艺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剖析、梳理出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的发展策略,以此为契机努力创建科学、全面、有效的“双师型”艺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和路径。

(一)加强师资培训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

在强调引进人才的同时,应重视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提高,只有将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与引进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支高水平、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艺术中专学校应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制度,将学习培训与教师的利益挂钩;创新师资培训方法既可以让老师走出去学习也可以让专家走进来指导。在学校预算中,应专设一项教师培训经费,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二)人本管理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

“双师型”教师承担着较一般教师更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以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确立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法并附以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使他们在职称、培训、工资、津贴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以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稳定。

(三)集体编写校本教材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

让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带领本专业的教师,负责某专业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写,以传、帮、带的方式,集体编写有地方特色、符合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笔者所在中职艺术学校近年多次组织校本教材编写,各专业教师共计编写48本校本教材,既提高了教师的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又提升了他们的教科研水平,有效完善了学校的实际教学问题,全面促进了学校一体多元化教学模式。

五、结语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教师的职能尤其是艺术类职业教师职能不仅仅停留在教师自身技能技巧的提升方面,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面对当今艺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要及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对策。建立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师资队伍;以德为先,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以标准为本,建立健全艺术类职业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和路径。

参考文献:

[1]孙文学.关于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2]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46-48.

[3]覃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37.

[4] 刘国良,李新生《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5]中国西部科技,2004(10):30-31.

[6] 陶书中.略论高职教育发展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01-104.

[7]蔡江宁.音乐艺术院校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7.音乐创作,2016. 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