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传统的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更加的关注经济效益,并没有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而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在发展旅游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以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
1优化生态旅游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的优化对于推进生态旅游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展现出可持续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生态旅游管理主体需要重视对管理机制优化策略做出持续探索。 具体而言,由于生态旅游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因此,无论是生态旅游管理内容还是管理手段都具有较为复杂的特点。如生态旅游管理主体包括不同的政府部门以及旅游开发与运营企业,虽然这些管理主体层次不同,但是都在推进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而管理主体的不同也决定着管理手段的差异化,如政府部门可以使用立法手段、 政策工具、公众决策、 宣传教育等方式开展管理工作,而旅游开发与运营企业则主要需要做好外部营销工作以及内部运行效率提升工作,从而为生态旅游项目市场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保障。在对生态旅旅游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各个管理主体需要共建联动管理机制,在发挥政府部门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促使不同管理主体围绕相同的管理目标、管理方向等,使用不同的手段开展生态旅游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构建起行之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为多主体参与管理以及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如在利益驱动机制的构建中,政府部门可以使用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有效提升生态旅游开发与运营主体在提升管理效率与管理成效中的积极性,也可以使用树立与宣传优秀典型等方式,鼓励社会大众参与到对生态旅游管理及其监督工作当中。而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则要求政府部门能够以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对各方管理主体所开展的管理活动、管理成效等进行评价,从而发现生态旅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准生态旅游管理持续优化方向,进而为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建设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制度
制定有关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以加强生态管理。做到依法治理,建立严格的评判标准,不定期审核与抽查,不合格的项目将被整改、惩罚甚至取缔。应全面考虑当地自然因素的影响,计算当地的环境容量,把控旅游人数。建立明确惩罚制度,对环保制度进行宣传,对于违反制度的人进行处罚。
增加检举和奖惩制度,让群众参与监管,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建设监管,严格监控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要做到施工绿色,不乱砍乱伐,乱丢建筑、生活垃圾等,建立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设施。
3强化生态旅游信息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价值得到了突显,在此背景下,旅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互联网+旅游”理念的贯彻,成为了旅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管理主体需要强化自身与时俱进的理念,在重视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为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具体而言,从生态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价值来看,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为生态旅游项目受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而且也能够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等提供决策依据,并为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的判断奠定信息技术。在生态旅游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管理主体需要以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实现信息服务集成化、行业管理效率化、产业运行数据化以及市场营销精准化为出发点,对生态旅游信息建设工作路径进行探索。 如在旅游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依托官方网站对生态旅游项目信息进行宣传,依托新媒体平台等与生态旅游项目受众开展互动,从而提升生态旅游项目所具有的知名度与吸引力,并在充分了解消费群体旅游需求的基础上,从供给侧对生态旅游项目运行策略进行调整。 与此同时,依托大数据对生态旅游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开展分析,能够为帮助生态旅游项目运营管理主体描绘消费者群体画像、判断市场发展趋势, 从而为消费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消费群体所具有的满意度。在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中,政府部门以及景区管理主体需要推进景区智能化建设工作,依托景区电子门禁系统、 景区电子售票系统、景区监管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卫星遥感系统、GPS 车辆调度系统、 森林防火监控网络系统、LED 信息发布系统、公用信息总监控中心等,为生态旅游项目受众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结论:综上所述,推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于创新与旅游发展模式与发展业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主体需要在对当地旅游资源以及开发力度做出考虑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项目发展模式进行合理选择, 并通过完善生态旅游交通体系、优化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构建生态旅游人才队伍、强化生态旅游信息建设,为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贾利,聂晶,梁雪石,魏延军,郑福云,张弘强,郭文栋,高玉慧.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06):90-91.
[2]刘学东,王家驹.小陇山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园艺,2019(18):165-166.
[3]李应祥,刘生军,谭桂英.浅析森林生态旅游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影响[J].现代园艺,2019(16):13-14.
[4]王迎洁.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探究[J].乡村科技,2019(17):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