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

李韶晔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12

摘要: 今社会科学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使得我国电力使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电网运营管理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速我国智能化电力营销体系的形成。但是,在智能电网环境下,我国电力营销手段和策略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以促进电力公司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智能电网;电力营销管理
DOI:10.12721/ccn.2023.1570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当前国内供电公司行业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采用互联网+等多种终端操作进行相应的电网运营以及管理工作。对于电力营销的相关工作来说,在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客户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的实际使用电能情况作为主要依据的。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有关资源的整合工作,促使电力产品以及服务质量智能化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由于供电智能终端系统的强大功能,原有供电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真实需求,当前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已成为我国电力企业营销模式的重要发展趋势。

1当前智能化体系应用模式

各个国家由于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在电力配套设施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程度有非常大的区别,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电力配套设施都在朝电力系统智能化以及集成化应用的方向不断迈进。不同类型以及规模的智能化供电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更多思考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满足不同用户在实际用电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智能化体系科学合理应用,可以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利用智能化数模的方式进行相应数据的计算工作,得出特定的规律,使得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各个供电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其内部各个部门彼此协调通力合作,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智能化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规避智能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

2优化方案设计

智能电网环境下,将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平台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电力营销业务服务类型繁多,比如用电检查、抄表缴费、计量点管理、停电检修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等营销业务。本优化方案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平台、数据应用层。在数据采集层中,数据采集层包括各种移动营销互动终端,比如大型专变终端、中小型专变终端、单/三相检定设备、居民用户设备、公用配变考核计量设备、变电站设备等。在该层中,通过上述设备采集电能信息,也可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RFID射频识别标签、摄像头、读写器、GPS定位装置等不同设备感知的信息。将这些采取的不同信息存储在营销工作质量管理系统平台中,根据电力信息管理系统中各个不同的存储模块进行运算。在数据传输层中,基于智能电网环境下进行的数据信息传输。其可以包括各种通讯方式,诸如3G、4G、WLAN、LTE、GPRS等无线通讯、基于TCP/IP的通讯协议等,其能够实现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中各种数据的融合复用以及底层检测数据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平台中,在数据采集层中的各种不同数据通过优化调度模型被优化,并通过调度计算适当调度。计算后的数据在数据应用层中应用。能够实现不同业务的处理,用以实现电力管理单位、企业用户的移动服务,在应用层中,用户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算法来计算感知层传递的各种不同数据。通过调度计算以及优化调度模型计算,能够实现对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信息的进一步挖掘,揭示隐含在不同数据内部更本质的数据信息。

3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设计

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架构设计中,其开发环境采用企业级开发工具PowerBuiler 6.5/8.0,语音查询和触摸查询为采用Delphi 6.0,VB 6.0等开发工具完成。配电管理子系统采用Mapinfo 5.1与PowerBuilder 6.5/8.0相结合的方法来实施。在本系统设计中,其主要包括营销决策层、营销工作质量管理、营销业务层以及客户服务层。在营销决策层中,本系统的特点为较高的现代化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其采用的数据库为大型ORACLE数据库、PowerBuilder 6.5企业级开发工具等,系统内的不同子系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各种不同数据的高度共享,能够使一种类型的数据从一种端口进入系统,同时提供多个不同子系统的共享。本系统通过使用分布式计算模式,从各个省电力公司到各个市级电力公司,再到各个县级电力公司,能够逐级实现各种不同类型数据集中、分布管理为一体,上级单位可远程查询下级单位的检测数据,并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对下级单位进行指导,继而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本系统还设计成三层B/S结构,,其与C/S结构相结合,B/S平台以JAVA为基础,通过采用JSP+Servlet+JDBC+JavaBean+EJB为核心技术,能够保证整个系统可适应于NT、U-NIX、LINUX等各种平台,自适应能力非常强。本系统在计算电费时,采用Client/Server结构,把电费计算放置再服务器上,本系统的电费计算流程和算法均采用大型数据库ORACLE进行存储,数据存储的过程与本系统应用软件相独立开。因此,采用本系统能够大大提高供电公司用电管理的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4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各国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已经普遍实现了智能化,该系统在实际工作时为整个销售过程提供支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使其功能得到全方位的保证,设计人员为其配置了两大子模块,分别是客户满意度测评系统以及智能化响应系统。(1)客户满意测评系统。在电力企业实际使用该系统的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使数据信息在采集工作进行过程中的全面性无法得到保证,使得评价工作的最终结果受到现场评价人员主管思想的影响。在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将该系统应用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发挥系统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功能以及分析功能,结合实际情况的需求对其进行以规范化的处理工作,可以加大企业和用户的沟通力度。(2)智能化响应系统智能化响应系统主要以人工模式进行,可保证实际传输的质量,但信息传递的效率较低,无法保障客户管理的维护以及发展工作。在智能化响应系统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提高销售管理和营销环节的自动化,使客户关系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5客户资源价值评价体系

电力客户资源是电力企业当前所拥有的客户数量以及通过采用措施挖掘的潜在用电客户。电力企业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进行评估,对于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在电力客户资源价值评估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不依靠目前电力企业内部已拥有的用电客户数据库所储存的数据。根据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运算工作,对运算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使不同用电客户的需求得到充分的保证。

结束语

在智能电网环境下,智能电网的负荷作为电能的消耗者,其优化程度和能量交换关系都影响着电能计量、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等用电策略的选择情况和最终的用电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优化方案,通过设计出多模块化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架构,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电能管理,并采用用电优化模型及算法将电价比较高时段的负荷被转移到电价比较低的时段,有效地节约了电能,降低了电网负载消耗。

参考文献

[1]王坤.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传输参数远程监测系统优化设计[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7,33(7):51-56.

[2]郝然,艾芊,肖斐.基于多元大数据平台的用电行为分析构架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37(8):26-33.

[3]王远,陶烨,蒋英明,等.智能电网时序大数据实时处理系统[J].计算机应用,2015,(z2):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