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研究

薛瑶瑶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太原,0300000

摘要: 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发展,养老保险已经日渐完善,但是随着第七次普查数据表明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发现,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基金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老龄化;可持续
DOI:10.12721/ccn.2021.15709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 引言

从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来看,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并且养老基金收支缺口不断加大。而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目前在养老保险方面的举措是否有利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稳定,例如一些老龄化严重的省和市,他们目前的养老金已经入不敷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必须提出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

二、 研究背景

养老保险基金是一项涉及民生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数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六十岁及以上人口为占比18.70%,其中六十五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0%。从第七次普查数据可看出老龄化人数逐渐增加以及程度逐渐加深,进而养老基金的缺口也会扩大,会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研究带来挑战。

三、现状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重。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6千万人,与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4.63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的现状将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缺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人口的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因此我国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平均年限将不断增加,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这将会进一步扩大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缺口。

(二)人口不断净迁出导致劳动力人口不断减少。

2021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大大增加,这也意味着人口迁出的进程加快,进而会造成劳动力不断减少。并且随着外出务工、定居等活动的省内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制度内可以继续缴费的人数不断减少,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不断提高。

  2005年以来,人设部和财政部每年根据工资上涨和社会平均物价对养老金进行适当调整,这意味着17年来退休人员养老金和退休人员社会养老金水平有所提高,已从2005年的714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3072美元。2005年至2015年间,增幅超过9%,2016年养老金增幅开始下降。2016年将增长约6.5%,2017年将增长5.5%,2018-2020年为5%。,随着我国职工平均工资的不断上涨,养老金计发基数也不断提高,将会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缺口继续扩大。

四、面临困境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相结合,并且基于我国养老保险运行现状及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叠加我国个人账户空账、政策衔接转轨成本等综合因素分析,发现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性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保险基金缺口增大。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和养老保险缴费人口的减少,养老保险基金存在较大缺口,呈现出收入低、支出高的问题。中国的养老保险收入包括政府财政补贴、利息收入和保险费支付收入三部分。在三项收入中,财政补贴是我国养老保险收入的主要来源。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可以用养老保险基金、缴纳费用和利息收入之和表示,在去掉政府财政收入后,养老保险的收入远小于支出,基金缺口较大。

(二)老龄化比例逐年升高,可持续发展缺乏活力。

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居民的人均寿命延长,大部分居民在养老保险缴纳方面,均是缴满15年便停止缴费,等待缴满年限后获得养老金。在该模式下企业和群众更为关注当期利益,缺乏多缴多得意识,部分企业为减少保费的缴纳,会要求职工提前退休,表现出欠缴和漏缴等行为,导致养老金的积存不足,可持续发展缺乏活力,影响养老保险的后续发展,难以承担越来越多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投资收益率较低,基金保值增值能力较差。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有投资渠道过于狭窄、投资环境较差等问题,然而我国实际上并没有一个非常完善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应对养老保险的风险,所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能力差,投资回报也很差。

(四)养老保险三大支柱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的三大支柱发展还很不平衡,包括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的第一支柱,作为国家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占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比重达85%;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补充的第二支柱,其保险基金占比约15%;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为内容的第三支柱。各支柱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第一支柱压力过重、第二支柱供给不足和第三支柱发展较为缓慢。

五、 应对对策

基于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收支不均衡以及基金缺口加大的困境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会对我国经济结构造成影响,以下从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入手,探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一)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

延迟退休制度的实施能有效缓解养老金压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降低养老保险基金风险。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通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渐进式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并且采取小步走的措施来逐步推进有弹性的延迟退休政策,加大正面宣传渐进式退休制度宣传,建立相关的促进老年就业的促进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以求能够最大发挥制度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基金投资管理,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

随着基金积累规模的逐步增大,加强基金的投资管理就非常有必要,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为了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提高投资收益率,就要推进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多元化,拓宽投资渠道,创新投资方式,优化多元化的投资运营机制,坚持基金安全性原则最大限度实现收益最大化,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但第二三支柱发展还很不充分。面对三支柱的发展困境,加快推进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发展,培育发展第二支柱,并且配套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发挥第二支柱的补充作用。同时对于第三支柱,政府要给民众普及商业保险知识,引导社会公众对于养老储蓄与养老投资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使第三支柱能有一定的发展。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对于较长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