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1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关键技术参数包括最小安全间距、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以及最小组合间隙等内容,其中最小安全间距的设定由带点作业的危险系数决定,需要进行电压水平的概率计算,以及间隙实验结果的概率计算,同时还要校正海拔,保证带电作业的危险率<10-5。除了概率计算以外,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实际带电作业位置、路线杆塔结构、线路走廊海拔高度,以及系统参数等,以确保输电线路带点作业关键技术参数的准确性,在获取数据时,需要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试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1.2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
由于超高压与特高压的输电线路周围的电场强度较高,工作人员带电作业过程中,进出电场很可能导致电场出现电位转移的现象,使带电工作人员的体表电场强度增大,此外,电位转移还会导致电容放电脉冲电流与电弧的出现,因此,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加强超高压与特高压环境下工作人员的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要求,进一步保障带电作业的安全性。
目前我国对于500 kV高压环境下带电作业工作热源的安全防护研究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仿真计算的形式进行研究,其次是利用现场实测进行研究。随着近几年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安全防护的研究逐渐将两者结合起来。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工作人员带电作业过程中距离铁塔的距离越近,体表的电场强度就会越大,且体表电场强度较高的部位为头顶、指尖等尖端部位。在带电作业的过程中,等电位作业时人的体表电场强度最大。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实验数据,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直流电路的可感知场强远小于交流线路的可感知场强,交流电流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较大,因此,为保证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加强对交流电流安全防护标准,以提升带电作业的安全性,为直流线路安全防护标准提供参考。
1.3带电作业设备的应用
500 kV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具有很多的特性,包括杆塔结构尺寸大、导线分裂数多等,这些特性对带电作业设备,以及带电作业工具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随着近几年对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在此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并研制出了能够满足超高压带电作业最小有效绝缘长度要求的带电作业绝缘提线工具,同时满足实际线路机械荷重要求,此外还研究出了钛合金卡具,主要是根据不同吨位、型式的绝缘子串型特点进行研制。这些新型带电作业工具的研发使得带电作业的效率大大提升,减少人力使用,并降低了带电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得带电作业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2配电带电作业的具体应用发展
2.1直升机的带电作业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直升机的带电作业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对其原理进行分析,主要是借助直升飞机等电位作业,避免对过多的施工时间造成浪费现象,在低配电带电作业中,防止危险性因素的出现,确保作业安全性的稳步提升,从而节约诸多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使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果得以有效落实。在科学技术的强大推动下,可以借助直升机,为实现配电网的工作目标提供动力,尤其在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工带电作业的危险性极为突出。因此,在配电带电作业中,加强直升飞机的引进,可以弥补电力工作区域人工环节缺失的部分,促进输电线路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带点作业,彰显出带点作业技术的应用价值。
2.2智能化作业
智能化带电作业,在带电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发展趋势,智能化带电作业,与直升机的配电带电作业具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在智能化的强大推动下,智能化趋势得到了充分体现,仅仅借助机械手,就可以促进智能化带电作业的顺利完成,确保带电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借助人,可以有效主导和应用机械手,但是对于智能化配电带电工作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带电工作中,操作人员在机械手的帮助下,可以有力推动带电工作,所以可以使带电人员的作业安全得到保证。需要注意的,机械手的应用范围有待推进,所以要不断优化和发展智能化带电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
2.3开展绝缘平台配网带电作业
在开展带电作业中,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年度目标计划的顺利完成,所以相关人员要注重总结和整理往年的停电数据,并对当地自然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城市规划目标,保证工作计划的可行性,有效分解全年不停电作业生产的指标。比如树木修剪在四五月份进行具有高度的适宜性,所以要将带电树木修剪工作落实到位,对树木和电线之间的距离予以拉开,保证高度的安全性,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而带电作业实施的季节并不适合在七八月份进行,要注重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安装,严格检查好带电蹬杆。而面临冬季,由于用电负荷显著,要全面消缺发热设备,为冬季设备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
2.4机器人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力下,在诸多行业领域中,涌现出了机器人,其应用价值显著,并且作为一大发展趋势不容忽视。首先,应用机器人,可以使工作人员与高压带电区域保持合理的距离,使作业的安全性得到强有力的保证,并进一步深化作业强度。其次,将数据编程工作合理应用到机器人程序之中,将工作效率提升上来,将工作的难度性予以降低。此外,机器人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有助于带电作业水平的提升,使其具有高度的精准性。
3配电带电作业的技术要点分析
3.1维护安全防护工具
工作人员要及时维修和整理安全防护工具,一般来说,防护用具中,塑料比较常见,所以出现损坏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工作人员在配电带电作业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好安全防护工具,将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降至最低。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难免会流汗水,所以难免会浸泡防护装备,所以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清理用具的高度重视,防止损坏到用具。
3.2带电水冲洗技术
在绝缘设备中,带电清扫功能极其突出,可以对网络污秽内容予以有效控制,应用变电站的设备,可以有效设计其电压和最佳水压,从而与自动清洗需求相符合,将智能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3.3加强人员培训管理
首先,要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机制的构建,带电作业班组要做到持证上岗,使带电作业培训与职业化要求相符合。其次,加强带电作业技术交流合作机制的构建,注重现场观摩学习大型带电作业,进一步强化配电带电作业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在系统内,要加强配电带电作业技能的组织开展,使良好的学习氛围得以形成,促进新员工健康发展,并发挥出对各个单位的带动作用,确保带电作业技能水平的稳步提升。
4结束语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带电作业的各项关键技术得到正确应用,以提升带电作业的工作水平,保证电网运行质量。为此,需要加强对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并明确带点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以使各种带电作业设备、技术、方法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更高效地开展电网设备检测、维修与改造工作。
参考文献
[1]高进峰.试论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预控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5):143-144.
[2]杨涛,彭志刚,胡定奇,等.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特点及安全防护方法[J].科技资讯,2019,17(18):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