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李龙生

黑龙江省北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中心

摘要: 法律服务,足不出户;手指一触,网上自助”是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让群众更具安全感,目前国内不少地区的平安建设工作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创新,社会治安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本文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的含义及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其信息化建设策略。
关键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信息化;行政执法
DOI:10.12721/ccn.2021.15704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对促进我国社会稳定、提高社会治安能力水平、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举措。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十分重要,是推动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要想保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益,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是关键,是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管理职能形成强大的治安管理力量,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提高社会稳定。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概述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治理模式、统筹社会管理流程的重要措施,将信息化技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落实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含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统领、高效治理社会治安的一整套制度、政策、方法、手段的运行体系,是一个动态、协调的科学运行系统,特别注重综合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效能的形成和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内涵十分丰富、深邃,其基本体系架构秉持横向思维的方式,可以厘定为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教育治理、行政治理、法律治理和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并表征在运行体制、机制方面的有机综合。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政策、治理组织、治理力量、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等七个方(层)面。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状

就目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行分析,其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孤岛、壁垒现象,各类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一句空话,无法建立有效的互联机制,特别是纵强横弱的现象较为突出,表现出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垂直系统相互独立,数据出现多头采集、重复采集的现象。另外,由于基层人员工作负担重、人员数量少、组织机构不健全的现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的现象,给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干扰。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要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在于深入贯彻和落实全国有关治安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发展大局,仅仅围绕持续争创最安全地区工作目标,建立完善、科学、有序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工作,强化基层法治观念,大力推进平安和谐社会发展步伐,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信息技术的应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是践行扁平化理念,依托政务网、互联网,以四级综治平台为枢纽,以“五联”机制为核心、以“五化”为方向、以对人的管理服务为出发点,整合实现“大综治”业务领域相关部门多维联动,集数据整合、业务流转、综合监测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跨层级、跨部门、跨网界的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系统功能:从技术层面讲,本系统有很多功能点;从操作应用层面,可概括为“瞭望塔”、“调度室”、“监控站”三大类功能。其中,“瞭望塔”功能是以涵盖全区“大综治”领域的人、地、物、事、情、组织的六类数据库为基础,以八类事件发现渠道为支撑,依托GIS地理系统为展示模式,建立起基础区情“全息全景图”,发挥“查询”和“发现”两大作用。“调度室”功能是以依法依规梳理确定的148项“大综治”工作事项、流程为规则,依托“五联工作机制”为流转模式,明确各条块部门在处理综合或紧急问题时的分工合作方式,动员、调配、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以形成合力,提高联动效能,发挥“常规调度”和“应急指挥”两大作用。“监控站”功能是依托系统强大的数据统计处理功能,对事件流转处置、社会面防控态势、防控基础设施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综合分析,提出相关预防预警,同时为科学考评各部门工作绩效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

2、严格落实工作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综治与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在当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建立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综治委成员单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的职责任务,着力解决齐抓共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制定部门、系统共同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综治委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有效发挥其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成员单位和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向综治委述职制度。继续深入推进综治委成员单位联系点共建工程。

3、视频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视频云+大数据”平台中,人脸动态识别是警方着力打造的重点之一。在火车站、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场所,“视频云+大数据”平台能够实时感知经过每个出入口的人脸、车辆等,并在地图上直观显示。“摄像机自动检测每张人脸,智能选择最佳角度抓取,提取人脸特征后进行比对,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隐藏在人流中的管控人员及其出现的时间和方位,并与大数据关联分析出对方从哪里来、住在哪里等。一旦发现在逃人员,预警信息会主动推送到一线民警的移动终端,确保路面警力及时处置。”

4、云上法务的形成

“云上法务”不仅方便群众,同时也有效消除了特殊人员带来的社会隐患。“按照‘管理一体化、信息共享化’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建成特殊人群大数据平台,将所有服刑人员、刑释人员、戒毒人员、解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特殊人群的各类数据汇聚共享、交互应用。”

5、防控系统化

治安防控需要多方力量参与,不仅是公安机关内部警力整合,更是对社会各方面资源的整合与动员。大数据治安防控体系利用大数据理论与技术将参与防控的各个要素重新整合,构成一个更具宏观性的治安防控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数据平台实现互动。

三、结束语

总之,社会治理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国家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指导下,以各类数据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当地社会经济现状为基础设计出合理、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进而实现社会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流程,确保社会稳定与繁荣。

参考文献

[1]赵晓红.青海藏区"平安社区"建设中的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研究——基于对Z县的考察[J].西部学刊,2020(20).

[2]刘宏阳.机构改革背景下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完善研究[D].河北大学,2019.

[3]石磊.关于见义勇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间关系的理论探析——基于对金山区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的研究[C]//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10卷总第10卷)——上海市法学会社会治理研究会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