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对于乡村地区的文化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地提升,各行各业正在积极的投入到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去,从多个不同的角度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说,应当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借助丰富的馆藏资源、信息资源、科研成果等,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的贡献,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实现良好发展。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势
1.文献资源优势
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十分丰富,现阶段很多地方高校会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展开馆藏书籍的管理,其中包括很多涉农类、文化类、精神文明类的书籍和研究著作,包含多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系列的馆藏资源,可以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价值,提供坚实的数据信息保障。比如很多地方高校馆藏资源中,有关于农业的书籍和科研内容涵盖作物学、遗传学、繁殖学等诸多的农业发展领域,同时也会结合当地的特色,包含当地的发展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源,将该类文献资源引入到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去,有利于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农民,丰富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1]。
2.技术资源优势
技术资源属于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的关键资源,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已经引入了先进的服务系统和服务体系,整个服务工作活动更加便利化。利用互联网络搭建数字化图书馆的方式,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借助移动客户端进行相关数据和资源的下载与浏览,有利于提升知识的整体利用效率。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图书馆可借助先进的技术资源的支撑,积极推进乡村地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可以让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在家中实现文化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获取,推动乡村数字化文化振兴的新发展[2]。
3.人才资源优势
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专业性、规范性的特点,图书管理人员是具备专业图书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整体综合素质较高,熟练掌握有关于图书馆管理方面的众多技能。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借助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人才资源,可以及时向广大农村地区输入新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新技术和新的观念积极的引入到农村地区,展现出图书馆的人才优势。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针对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涉农需求、具体的特色文化和精神文明展开分析,提供科学化的指导,为乡村文化的振兴做出更多的贡献[3]。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路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地方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有着关键的价值资源,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展开创新。
1.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保障文化服务质量
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地方图书馆在整个过程中,应当确保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机制,明确服务体系。地方高校应联系自身实际,结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专业化的队伍,扎根于农村地区。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保障,充分利用图书室的技术资源、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并协调农村地区的政府部门,确保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展开实施。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重点,确保能够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知识传递到广大农村基层地区,实现文化知识的延伸。例如,根据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提供相对应的文献资料,将现行的科学技术、具体的知识、最新的农业发展政策等多方面的内容,传递给广大的农民群众;制定短期、长期的乡村文化振兴服务战略目标,确保能够在整个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制度的保障下,稳定地向农村地区的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一系列的资源支持。
2.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助力乡村文化发展
在现阶段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乡村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情况,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短缺,综合素质难以提升,属于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所以,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应当充分的发挥出图书馆人才和技术的优势,弥补基层地区的短板问题。很多地方高校的图书馆人才既掌握图书管理方面的知识、计算机专业,同时也有着其他学科的背景,属于专业型的复合人才,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可以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提供助力。部分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当地的地方文化、非物质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可以将该部分人才作为专业化的人才展开培养,为用户提供当地地方文化咨询方面的服务;部分图书馆里工作人员阅读推广工作经验丰富,可以结合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阅读兴趣,不断拓宽农民群众的知识阅读视野。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规划,分批安排馆员下乡服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特色。针对基层文化工作者展开沟通与交流,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基层地区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相关技能培训等工作,全面强化人才与技术的应用价值,以此来更好地助力于乡村文化的发展。
3.建立乡村图书室,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在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较为单调,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不利于乡村文化振兴事业的发展。所以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说,应当充分地借助自身文献资源的优势,及时补充乡村地区的图书资源,实现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地方高校图书馆可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与情况,联合其他图书馆共同在乡村地区建立乡村图书室。通过捐赠书籍的方式,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活动;在图书室资源引入的过程中,需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图书资料的设计,例如信息技术类、农业种植类、养殖类、教育类的相关书籍,供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进行阅读。同时还可以结合互联网络实现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立,向农民群众开放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农民群众可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的知识或展开相应知识技能的学习,全面提升图书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结合自身情况,开设图书室公众号,向农民群众推送有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真正的实现文化知识的传播,以此来更好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结语
总而言之,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保障文化服务的质量、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助力乡村文化发展、建立乡村图书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多个不同方面展开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